宪法中的人权
2009-12-26 23:41:53 李剑芒的博客
我在前面谈到,一个最高道德原则靠其自身原则是无法自洽的。
我们必须用社会最强大的暴力来保护这个原则不被侵犯。
保护这个原则的条款必须放在这个社会的最高处,且拥有否定一切的力量。
所谓否定一切我在这里指;当任何其他东西一旦与这个保护条款发生冲突,这个条款否定那个与之冲突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造成了道德原则的自洽性,才有希望建造一个道德,和谐的社会!这个统帅全社会暴力的最高处在一个共和国就是共和国的宪法。
不仅仅这样,一步宪法最关键的东西就是明明白白地说明白这部宪法保护的什么?在这里,不可以糊里糊涂,不可以藏头去尾,必须是用人人看得懂的简练语言,明明白白地说出这部宪法的目的。
在西方国家。
最高道德原则几乎全部是人的权力这个概念来描述的。
人到底有什么权力?什么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不得侵犯?这个人的权力概念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即任何人,任何机构不允许侵犯人的这些权力。
宪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这些权力;即保护这个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
上面我说到,看一部宪法,最重要的是看这部宪法保护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看西方国家的宪法(荷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他们全部以人的基本权力开篇。
这让读者不会对宪法产生任何误会;整部
宪法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的这些基本权力!不侵犯人的这些权力构成这些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这个最高道德原则受到国家这个最强大的暴力机构保护。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宪法。
中国宪法有一个很长的序言,这个序言基本上定义了这部宪法的目的;即它保护的对象是什么!我读了几遍这个序言,我把这个序言总结成这样一句话;【谁打下的这个国家,谁就是这个国家的领导者!】。
那么这部宪法的保护对象就不容置疑了;保护领导者的领导权。
说的直爽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中国过去皇帝“打天下坐天下”的现代版本。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新意。
保护的重点不是国家内的公民,而是国家的统治者。
这就造成了中国宪法与西方国家的宪法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宪法虽然也谈人的基本权力,但那不是放在宪法的最重要地位,而是放在第二章!它不是宪法的重要目的,只是一个点缀而已。
它根本没有否定一切的最高地位。
有趣的是第二章并不是西方国家定义的人的天赋权力(任何人和机构无权剥夺的天赋权力)。
中国宪法的第二章标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不履行我规定的义务,则你不享受我定义的权力!这不是天赋权力,这是“交换来的权力”。
这在根本上否定的天赋人权这个概念。
不承认人有天赋的权力;你没有自由思考这个天赋的权力,你没有生存这个天赋的权力,你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定义的“不可交换”的权力,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你不满足这些条件,你的这些权力烟消云散。
严重时,你的生命权将不被尊重!
有人说中国基本是一个人治的国家,宪法说什么根本不重要!生活中反正是人治,官大一级压死人,什么法律不法律的!这在中国(特别是底层)有其客观正确性,但我要说这个人治是宪法赋予的,它已经以宪法的名义固定了统治权,它以宪法的名义宣誓保护这个统治权,那么在宪法保护下的固定统治权下出现人治,有谁会傻到觉得这很奇怪吗?
最后我要得出一个个人结论;中国宪法保护的不是中国的最高道德原则,它保护的是一个政党的领导权。
这样的宪法下如果出现社会道德滑坡,甚至崩溃的现象,我不会觉得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