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有病变的主要疾病

肝脏有病变的主要疾病

肝脏有病变的主要疾病
一、禽出败(禽霍乱)
急性病例肝有数量不一、但大小基本一致的针头大的灰白色坏死灶。

坏死灶一般分布较密。

禽霍乱流行广泛,各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

心血或肝、牌涂片可发现两极染色杆菌。

二、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肝脏因布满弥漫性或结节性肿瘤而明显肿大。

肿瘤组织呈浅灰色或灰白色,一般无坏死。

镜检病理组织可见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所组成。

这种病变多见于牌和肾等脏器。

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于20周龄以下的鸡,死亡率高。

三、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肝脏因肿瘤样组织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生而极度肿大,被称为“巨肝症”,病理组织质地较松脆,并常有出血与坏死。

镜检病理组织主要是由大量淋巴细胞所组成。

发病鸡又一般在18周龄以上。

慢性病程,死亡率低。

四、白痢杆菌病
有些病例肝脏有小点出血和坏死结节。

结节一般较小,灰黄色。

此类结节可见于心肌、肺、肌胃和肠壁。

雏鸡在两周龄时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

临床上以排白色稀薄粪便为主要特征。

要做病原鉴定才能确诊。

五、肝破裂
因热应激、猛烈追逐、公鸡间格斗及机械性损伤引起,仅个别发病,死亡极快。

剖检时可见腹腔内有大量凝血块。

肝组织有新鲜裂创。

其他脏器未发现异常。

六、毛滴虫病
肝有不规则坏死灶,凸出于肝表面,色灰黄。

急性病程,临床上排白色水样稀薄粪便。

本病主要侵害鸡与火鸡。

七、结核病
结核病病鸡的肝脏有结核结节者可达70%。

结核结节外包结缔组织,比较致密,中心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是豆腐渣样。

结节镜检显示结核结节的特殊结构,并可分离培养出结核杆菌。

结核结节亦见于脾、肺和肠。

八、副伤寒
禽副伤寒的急性与亚急性病例可见肝肿大,其边缘钝圆,肝包膜上常有纤维素性薄膜被覆;肝内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灶。

带菌的成鸭常有肝硬变。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禽。

急性型尤多见于2周龄以内。

九、伤寒
亚急性与慢性病例肝呈棕色或古铜色,肿大,肝有颗粒状坏死结节。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鸭也可感染。

十、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大多见于蛋鸡或种鸡,不同品种的鸡敏感性不同,以肥胖的鸡、炎热的季节、饲料偏碱性、胆碱缺乏、生物素缺乏时较易发生,病鸡常突然死亡,在炎热季节大多死于下午或晚上。

剖检见肝包膜下有出血点或血泡,严重时肝破裂,腹腔内充满血水或凝血块。

少数耐过的病例,则冠苍白、萎缩、衰竭死亡,剖检见肝表面包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血浆,腹腔内有血水或凝血块。

十一、其他
曲霉菌病可能在肝脏有结节病变一。

葡萄球菌感染、钻球菌感染。

多种败血症都可能在肝脏引起化脓性病灶。

大肠杆菌病可见肝脏肿大共有坏死灶,少数病例的肝脏为纤维索性渗出物所覆盖。

鸡肝炎等肝脏病变的疾病
鸡肝脏病变的示诊作用
肝脏质软而脆,因为有丰富的血管供应,所以呈棕红色。

它是鸡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

它在机体的胆汁生成、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肝脏也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机构,所以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而发生损伤。

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不同的肝脏病变,因此不同的肝脏病变具有特异的示诊作用。

现将肝脏病变类型及其在具体疾病中的诊断总结如下。

肝脏表面有局部坏死灶
局灶性肝细胞坏死、局灶性肿瘤细胞浸润或异物沉着使肝脏表面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等坏死灶。

禽霍乱肝质脆易碎,被膜下及切面上有许多针尖至栗米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镜检:可见肝内有多发性小坏死灶,灶内可见有特征性的霍乱菌。

雏鸡白痢肝实质内遍布白色或灰白色针尖大小结节。

另外还可见肝脏肿大,呈砖红色,有出血点。

鸡黑头病肝表面有菊花状及网状坏死灶,溃疡灶中心呈黄色或灰绿色。

镜检可见红色圆形虫体。

鸡结核病肝质脆,常为棕红色,肝实质内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结节。

多个病灶相融合则为菜花样坚硬结节。

镜检:本病以结核结节为特征,结核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一般不钙化。

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灰白色的肿瘤结节。

两者肝眼观变化很相似,需通过综合诊断鉴别。

鸡黄曲霉素肝色泽苍白变淡,表面有米粒的黄色结节。

尿酸盐沉积症因多种原因引起肾功能障碍在体内产生大量尿酸盐沉积而成。

病鸡肝脏表面有石灰样的尿酸盐沉积,另外还可见其他器官和组织有尿酸盐沉积病变。

镜检可见针尖样的尿酸盐结晶。

肝包膜增厚,包膜上附有渗出物
此现象由肝包膜炎及肝表面的纤维素渗出而引起。

多见于大肠杆菌病、黑头病及腹水病。

大肠杆菌病主要病变为肝包膜增厚,肝脏有坏死灶,同时伴有心包膜炎、腹膜炎。

黑头病初期在肝表面可见纤维素渗出,后期有特征性的肝坏死灶及盲肠病变。

腹水症因渗出的腹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在肝脏上沉淀。

肝脏肿大
许多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

在此简述以下几种:
脂肪肝综合征。

本病多发于产蛋高峰期或高产鸡群,高能量日粮和运动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剖检时,肝脏肿大,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脂肪变性,色泽变淡呈土黄色,且易破裂,有时可见不大的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

包涵体肝炎。

本病由腺病毒引起,可引起肝肿大退色,质脆,表面有非常清晰的出血斑点,且切面也可见到。

镜检可见肝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肝细胞严重变质和空泡化,肝实质内有因红细胞聚集而形成的出血灶。

其他原因。

其他许多致病因素也可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损伤,可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导致肝脏肿大、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如鸡白痢、马立克氏病、鸡黑头病等,在此不一一说明。

小结
肝脏的特征性肉眼(镜检)病变只能作为诊断过程的一种,还要结合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饲养管理情况作出诊断,必要时还要借助血清学等方法确诊;再者现代养殖业使病原菌长期处于免疫与药物压力下,病原菌不断变异,畜禽疾病日趋复杂,特征性病变不明显,则更需分析饲养过程中各因素作出综合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