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而思 三年级竞赛班 逻辑推理

学而思 三年级竞赛班 逻辑推理


的是 2 克的,就不好判断了(有可能放的是两个 2 克,有可能放的是 1 个 1 克、一个 2 克)。
所以不应从“两个 1 克”中拿,同理也不应从 “两个 2 克”拿。从“一个 1 克,一个 2 克”
中拿一个,如果是 1 克的,就对应情况一,如果是 2 克的,就对应情况二。
假设法常用于:真假型 窍门:有矛盾时,找出矛盾,再假设分析。
宝宝 ×(3) ×(3) ×(1) √(2) ×(1) ×(5)
聪聪
×(6) ×(1) √(2) ×(5)
再根据条件(1),可知数学博士与跳高冠军不是同一个人,那么 数学博士 短跑健将 跳高冠军 小画家 大作家 歌唱家
宝宝 ×(3) ×(3) ×(1) √(2) ×(1) √(4)
三年级 2010 秋季竞赛班 第七讲 逻辑推理
程雪
知丁不会法语,那就会英语。





√(5) ×(5) ×(3) √(2)

√(8) ×(1) √(8) ×(8)

×(6) √(6) √(6) ×(6)

√(7) √(9) ×(9) ×(2)
符合题意,日语只有一个人会。
再假设甲会英语,由条件(1)知丙不会英、日,那就会中、法;由(2)知丁也会英语;由
信封,那么这句话一定是对的,接着往下推理,得到:
A:
2 紫×
3 黄√
B:
2 蓝√
4 红×
C:
1 红√
5 白×
D:
3 蓝×
4 白√
E:
2 黄×
5 紫√
没有矛盾,正确。那么第 1 封是红色,第 2 封是蓝色,第 3 封是黄色,第 4 封是白色,第 5
封是紫色。
补 点点、文文、东东、丽丽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赛前点点、文文、东东分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却请他当翻译
(2)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但他们却能相互交谈
(3)乙、丙、丁找不到三人都会的语言
(4)没有人同时会日、法两种语言
问:甲、乙、丙、丁各会哪两种语言?
分析:画出表格,首先要清晰,每一行有两个√(每人会两门语言),有一列只有一个√(有
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说)。先把浅显的条件画在表中(注,数字表示填表顺序),得到
例 5 动物王国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由狮子法官审理,它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狐狸、松鼠、 老虎、黄鼠狼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狐狸说:罪犯在松鼠、老虎、黄鼠狼三人之中。 松鼠说:我没有作案,是老虎偷的。 老虎说:在狐狸和黄鼠狼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黄鼠狼说:松鼠说的是事实。 已知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你能确认谁是罪犯吗? 分析:有同学开始就假设哪一个人是罪犯,这样好吗?——不好!因为题目并没有告知有几 个罪犯。假设只能从题目告知的信息去假设——题目告知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那么我 们只能假设哪两人说真,哪两人说假。 先看有没有矛盾或一致。发现松鼠和黄鼠狼是一致的,那么他俩要么都是真话,要么都是假 话。先假设他俩说的是真话,那么是老虎偷的。狐狸说的也就是对的了,出现了三人说真话 的情况,不符合题意。那么松鼠和黄鼠狼都是假话,狐狸和老虎都是真话。 松鼠说:我没有作案,是老虎偷的。——恰恰是松鼠作案,不是老虎偷的。 狐狸说:罪犯在松鼠、老虎、黄鼠狼三人之中。——罪犯中没有狐狸 老虎说:在狐狸和黄鼠狼中间有一人是罪犯。——狐狸不是罪犯了,那么黄鼠狼是罪犯。 综上所述,罪犯有两个:松鼠和黄鼠狼。
二、假设法
假设成立,正确
假设法
假设不成立,排除
例 4 有三个盒子,甲盒装了两个 1 克的砝码,乙盒装了 2 个 2 克的砝码,丙盒装了一个 1
克、一个 2 克的砝码,每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砝码的标签都是错的。聪明的小明只从一个
盒子里取出一个砝码,放到天平上称了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改正过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
1、基本型(直接找相反,一定一真一假) 学案 2 四个小朋友在院里踢足球,其中一人把玻璃打破了,四人分别说了一句话,其中只 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谁说的真话,谁打破了玻璃?
宝宝:是星星无意打破的。 星星:是乐乐打破的。 乐乐:星星说话。 强强:反正不是我打破的。 分析:找出矛盾对立的两人——星星和乐乐。他们说的话完全相反,一定有一个人说真话, 一个人说假话。那么宝宝、强强说的一定是假话,根据强强的话推知是强强打破的玻璃。那 么星星说的是假话,乐乐说的就是真话。
跳伞
田径
游泳
巍巍
铮铮
×(1)
涛涛
×(1)
第二轮,综合(2)、(3),可知涛涛不是跳伞。那么涛涛就是游泳,巍巍就是跳伞,最
终铮铮就是田径了。
跳伞
田径
游泳
巍巍 铮铮 涛涛
√(3) ×(1) ×(2)
×(4) √(5) ×(1)
×(4) ×(4) √(3)
(注,数字表示填表顺序)
例 2 巍巍、铮铮、昊昊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
个是小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
(1)昊昊比大队长的成绩好
(2)巍巍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
(3)中队长比铮铮的成绩差
分析:画出表格,先根据条件判断出(注,数字表示填表顺序)
大队长
中队长
小队长
巍巍
×(2)
铮铮 昊昊
×(1)
×(3)
那么,昊昊就是中队长 巍巍
大队长
中队长 ×(2)
小队长
铮铮
×(3)
1、一一对应型(每行、每列都只有一个√)
例 1 巍巍、铮铮、涛涛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
(1)铮铮从未上过天
(2)跳伞运动员已经得过两块金牌
(3)涛涛还未得过第一名,他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
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巍巍、铮铮、涛涛各是什么运动员?
分析:画出表格,第一轮判断:根据(1),可知铮铮不是跳伞;根据(3),涛涛不是田径。
三年级秋季竞赛班(五级下) 7.5
三年级 2010 秋季竞赛班 第七讲 逻辑推理
程雪
分析:可以先将他们说的话用简单的表格表示出来。这样信息比较清晰。
A:
2紫
3黄
B:
2蓝
4红
C:
1红
5白
D:
3蓝
4白
E:
2黄
5紫
题目说每封都有 1 人猜中,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可能性比较少的假设。发现只有 C 猜了 1 号
铮铮
×(6) ×(3) √(7)
昊昊
×(1) √(4) ×(5)
所以,巍巍是大队长,铮铮是小队长,昊昊是中队长。
学案 1 A,B,C,D 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人,已知
(1)A 和中国人是医生
(2)B 和法国人是教师
(3)C 和日本人职业不同
(4)D 不会看病
问:A,B,C,D 各是哪国人?
分析:画出表格。第一轮判断:根据(1),可知 A 不是中国人;同理根据(2),可知 B 不是
可表示成 A 和 C 是医生,结合(3),可知 A 不是日本人,接着就好判断了。
中国
日本
美国
法国
A
×(1) ×(5) √(6) ×(2)
(注,数字表示填表顺序)
B
×(2) √(6) ×(6) ×(1)
C
√(3) ×(1) ×(3) ×(3)
D
×(2) ×(4) ×(4) √(4)
小结: 当我们做比较复杂的条件判断时,可以遵循以下几步: 1、根据每个条件做最简单的判断 2、结合几个条件一起做判断 3、当得到部分结果后,把它还原到相应的条件中,继续往后分析。
2、一半型(假设法)
学案 3 五封信,信封完全相同,里面分别夹着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卡片,现在 把它们按顺序排成一行,让 ABCDE 五人猜每只信封内所装卡片的颜色: A 说:第 2 封内是紫色,第 3 封是黄色。 B 说:第 2 封内是蓝色,第 4 封是红色。 C 说:第 1 封内是红色,第 5 封是白色。 D 说:第 3 封内是蓝色,第 4 封是白色。 E 说:第 2 封内是黄色,第 5 封是紫色。 拆开信封一看,每人都猜对一种颜色,且每封都有一人猜中,问每封信中是什么颜色的卡片?





×(4) √(2)

×(1)


×(3)
接下来只能假设,甲已经会日语,那么他会的另一种语言不是中文就是英语。 先假设甲会中文,由条件(1)知丙不会中、日,那就会英、法;由(2)知丁也会中文;由 (1)(4)推知乙会中、法(乙要给甲丙当翻译,必须和他们各自都有共同语言);再由(3)
三年级秋季竞赛班(五级下) 7.3
法国人;根据(3),知道 C 不是日本人。
第二轮,综合(1)、(2),可知 A 不是法国人,B 不是中国人;综合(1)、(4),可知 D 不是
中国人。根据表格可判断 C 是中国人。那么 C 不是法国人,进而知道 D 是法国人。
第三轮,把已经判断分析出来的结果代入原条件分析。现在知道 C 是中国人了,那么条件(1)
昊昊
×(1) √(4) ×(5)
三年级秋季竞赛班(五级下) 7.1
三年级 2010 秋季竞赛班 第七讲 逻辑推理
程雪
当得到部分结果时,把结果代入原条件(3),得到“昊昊比铮铮成绩差”,结合(1)昊
昊比大队长的成绩好,那么知道铮铮不是大队长。继续完成表格分析,得到结果
大队长
中队长
小队长
巍巍
√(7) ×(2) ×(8)
贝贝 ×(8) √(8) √(7) ×(1) ×(1) ×(5)
聪聪 √(9) ×(9) ×(6) ×(1) √(2) ×(5)
所以,宝宝是小画家和歌唱家,贝贝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聪聪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