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第一部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制品采用的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大理石华表B.青铜编钟C.玻璃花瓶D.翡翠如意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不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古代的编钟属于青铜器,青铜为铜锡合金,故B符合题意;C.玻璃花瓶是硅酸盐产品,故C不符合题意;D.翡翠如意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钠,不属于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2.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答案】D【解析】【分析】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详解】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氮气氧化成NO,再氧化成NO2,最后变成HNO3等,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硅由+4价变成0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说明青铜器、铁器在不干不湿的环境中保存时,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铜和铁容易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C不选;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水解后呈碱性,肥中含有铵盐,水解后呈酸性,两者相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导致氮肥的肥效降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选。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详解】A.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4.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爆弹”。

中国科学家N 和N5-两种离子)的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10(其中含有5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每个N 5+中含有5个原子核C. 每N 5-中含有36个质子 D. N 10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答案】C 【解析】【详解】A .根据题意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故A 正确;B .每个N 5+中含有5个氮原子,含有 5个原子核,故B 正确;C .N 为7号元素,每个氮原子含有7个质子,则每个N 5-中含有 35个质子,36个电子,故C 错误;D .N 10结构中含N 5-和N 5+,含有离子键,每个离子内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 正确; 答案选C 。

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B. 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C. 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D. 除去FeCl 3溶液中的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答案】D 【解析】A. 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加铁钉可以防止氯化亚铁溶液的变质,故A 正确;B.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搅拌到红褐色即可,故B 正确;C. 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会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故C 正确;D. 除去FeCl 3溶液中的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故D 错误。

6.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2Na S 溶液,有黑色难溶物生成:()()()()222AgCl s S aq Ag S s 2Cl aq --++ƒB. 向酸性4KMnO 溶液中加入3NaHSO 固体,溶液紫色褪去:2243422MnO 5HSO H 2Mn 5SO 3H O --++-++=++C. 向3NaHCO 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233232HCO Ca 2OH CaCO 2H O CO -+--++=↓++D. 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色:2323Cu 8H 2NO 3Cu 2NO 4H O +-+++=+↑+【答案】C 【解析】【详解】A. 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2Na S 溶液,有黑色难溶物2Ag S 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222AgCl s S aq Ag S s 2Cl aq --++ƒ,故A 正确;B. 向酸性4KMnO 溶液中加入3NaHSO 固体,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生成2Mn +和24SO -离子:2243422MnO 5HSO H 2Mn5SO 3H O --++-++=++,故B 正确; C. 向3NaHCO 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按照少定多变思想书写离子方程式:2332HCO Ca OH CaCO H O -+-↓++=+,故C 错误;D. 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色,反应生成铜离子:2323Cu 8H 2NO 3Cu 2NO 4H O +-+++=+↑+,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7.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 16H 12O 5B. 该物质遇 FeCl 3 溶液显色C. 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mol Br 2D. 与足量 H 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3 种 【答案】D 【解析】【详解】A. 根据结构得到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 16H 12O 5,故A 正确; B. 该物质含有酚羟基,因此遇 FeCl 3 溶液显紫色,故B 正确;C. 1 mol 该物质含有1mol 碳碳双键,与1mol Br 2发生加成,还含有酚羟基,酚羟基的邻位发生取代,消耗1mol Br2,因此最多消耗2mol Br2,故C正确;D. 原来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羰基,与足量H2 发生加成反应后,只有羟基,醚键,因此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2种,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FeCl3 溶液与酚羟基显紫色,与KSCN显红色。

8.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整个过程中O3作催化剂B. 反应III的方程式为O2+O===O3C. 光化学烟雾中含甲醛、乙醛等刺激性物质D. 反应I、反应Ⅱ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根据过程,O3只参与反应,没有O3的生成,因此O3不是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B、根据过程,反应III:O和O2参与反应,生成O3,即反应方程式为O2+O=O3,故B说法正确;C、根据反应过程,反应Ⅱ生成甲醛和乙醛,因此光化学烟雾中含有甲醛和乙醛等刺激性物质,故C说法正确;D、反应I:O3+3NO=3NO2,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丙烯与O3发生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说法正确;9.X、Y、Z、W均为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下,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Y为碳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X是硫元素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C.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仅含离子键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答案】D【解析】【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和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以知道,X、Z对应的pH为2,高氯酸、硝酸均为一元强酸,原子半径Z>Y>X,Y为C,可以知道Z为Cl,X 为N,W对应的pH为12,氢氧化钠为一元强碱,则W为Na,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X为N,Y为C,Z为Cl,W为Na,A. X为N元素,不可能为硫元素,故A错误;B. Y为C元素,其最高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故B错误;C. W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 Z为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故D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结构位置性质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注意NaOH是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10.氯化氢直接氧化法制氯气的反应是4HCl(g)+O 2(g)2Cl2(g)+2H2O(g)。

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 (300℃)>K (400℃)B. 增加反应的压强和及时分离出氯气都可以提高氯化氢的转化率C. 当c(HCl):c(O 2)进料比过低时,HCl 的转化率较低,且不利于分离O 2和Cl 2D. 若HCl 的初始浓度为c ,进料比为1:1时,K (500℃)=224(0.36)(0.36)(1-0.72)(1-0.18)c⨯⨯ 【答案】C 【解析】【详解】A .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HCl 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K (300℃)>K (400℃),故A 正确;B .增加反应的压强和及时分离出氯气,平衡正向移动,都可以提高氯化氢的转化率,故B 正确;C .c (HCl):c (O 2)进料比越小,HCl 的转化率越大,故C 错误;D .相同温度下,c (HCl):c (O 2)进料比越大,HCl 平衡转化率越小,根据图象,500℃、若HCl 的初始浓度为c ,进料比为1:1时,HCl 平衡转化率为72%,()()()()22200.720.180.360.360.280.820.4HCl g O g 2Cl g 2360.36H O g ccc c c c cccc++ƒ起始转化平衡K (500℃)=224(0.36)(0.36)(1-0.72)(1-0.18)c⨯⨯,故D 正确; 选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