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3、实验面板上设有可装、卸固定线路实验 小板的蓝色固定插座四只,可采用固定 线路及灵活组合进行实验。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先检查各电源是否正常,检查步骤 为: ( 1 )关闭实验箱的所有电源开关 ( 置于关 端),然后用随箱的三芯电源线接通实验箱的 220V交流电源。 ( 2 )开启实验箱上的电源总开关(置于开 端),则相应的船形开关指示灯亮。交/直流 毫伏表处数码管应被点亮。
RCU(0) 15 c =15 15 5 U(S)= c S S 1 S 1 S(RCS 1) RCS 1 RC RC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0)5V • ,其中 Uc -1t -1t RC 5e RC 1 e • U(t)=15 c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信号与系统》曾喆昭、倪振文 编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信号与系统》刘树棠 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自动控制理论》孙扬声 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通信原理》樊昌信、张甫翊 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体系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 图1-2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 应曲线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三、实验内容 • 1. 连接一个能观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 响应和完全响应的电路图(参考图1-1)。 • 2. 分别观测该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 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动态曲线。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四、实验步骤
• 1. 零输入响应 • 用短路帽连接K2、K3,使+5V直流电源对电容C 充电,当充电完毕后,断开K3连接K4,用示波 器观测Uc(t)的变化。 • 2. 零状态响应 • 先用短路帽连接K4,使电容两端的电压放电完 毕,然后断开 K4 连接 K3 、 K1 ,用示波器观测 15V直流电压向电容C的充电过程。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第二部分 信号与系统实பைடு நூலகம்项目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 • • •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一阶电路时域响应的测试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无源与有源滤波器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观测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实验一 一阶电路时域响应的测试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做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3) 本实验箱装有两只多圈可调的精密电位 器(1K、10K各一只)和碳膜电位器100K 1只, 供在通用电路模块组成实验电路时用。 (4) 丰富的实验模块 本实验箱的实验项目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 这样更方便了实验教学.具体的实验模块有: 1)、通用电路单元(包括“通用电路单元 一”、“通用电路单元二”、“通用电路单元 三”、“通用电路单元四”等) 2)、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 3)、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5)直流稳压电源 提供四路±5V,0.5A和±15V,0.5A直流稳 压电源,每路均有短路保护自恢复功能,只 要开启电源总开关,就有相应的电压输出, 并有响应发光二极管指示。 (6)非正弦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提供50Hz半波、全波、方波、矩形波、三 角波共五种波形,半波由交流电半波整流得到, 全波由交流电全波整流得到,方波、矩形波 由运放加外围器件构成,三角波是在方波的 基础上加了一个由运放和电容构成的积分环 节而得到。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一、实验目的 • 1.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零输入 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原理。 • 2. 掌握用简单的R-C一阶电路观测零输 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实验 方法。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二、实验原理 • 1.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 的模拟电路如图1-1所示。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 3 )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面板上的 ±5V和±15V电压是否正常。 ( 4 )开启信号源及频率计开关,则信号源 应有输出;当频率计打到内测时,应有相应 的频率显示。 (5)开启各实验模块处分开关,相应的发 光二极管应点亮。 2.接线前务必熟悉实验线路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3.实验接线前必须先断开总电源与各分电源 开关,严禁带电接线。接线完毕,检查无误 后,才可通电进行实验。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输入衰减器用来将大于2V的信号衰减, 定值放大器用来将小于200mV的信号放大。 本机AC/DC转换由一块宽频带、高精度的真 有效值转换器完成,它能将输入的交流信 号——不论是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 齿波,甚至窄脉冲波,精确的转换成与其 有效值大小等价的直流信号,再经滤波器 滤波后加到A/D转换器,变成相应的数字信 号,最后由LED显示出来。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12) 数字式真有效值交流毫伏表 本机采用的交流毫伏表具有频带较宽、精度 高、数字显示和“真有效值”的特点,测量 范围:0~20V,分200mV、2V、20V三档,直 键开关切换,三位半数显,频带范围 10Hz ~ 1MHz,基本测量精度±0.5%,即使测试远离 正弦波形状的窄脉冲信号,也能测得精确的 有效值大小,其适用的波峰因数范围达到 10 。 真有效值交流电压表由输入衰减器、阻抗 变换器、定值放大器、真有效值AC/DC转换器、 滤波器、A/D转换器和LED显示器组成。
图1-1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 全响应的电路图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 2. 合上图1-1中的开关K1,则由回路可得 • iR+Uc=E (1) • ∵ i=C ,则上式改为 dUc • (2) RC Uc=E dt
dUc dt
• 对上式取拉式变换得: 15 • RCSU (0) RCU (0) ) U (S) c c c S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该板上包含着以下各部分内容: (1)正面左下方装有带灯电源总开关。 (2)60多只高可靠的自锁紧式、防转、 叠插式二号插座。它们与固定器件、线路的 连线已设计在印刷线路板上。插件采用直插 弹性结构,其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导电接触面 很大,接触电阻极其微小(接触电阻 ≤0.003Ω ,使用寿命>10000次以上),同 时插头与插头之间可以叠插,从而可形成一 个立体布线空间,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而在实验模块内部,则用一号台阶作 为各连接点,用配套的一号导线连接,这样 可缩小布局空间及层次更加分明.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7) 阶跃信号发生器 阶跃信号发生器主要为本实验箱提供单 位阶跃信号而设计的。当钮子开关打到正输 出时,调节电位器RP1,“A”点输出为0~5V 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按下白色的复位按钮, 则“B”点输出为相应的0~5V连续可调阶跃 信号。钮子开关打到负输出时,调节电位器 RP2,“A” 点输出为0~-5V连续可调的直 流电压,按下白色的复位按钮,则“B”点输 出为相应的0~-5V的连续可调阶跃信号。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 3. 完全响应 • 先连接K4,使电容两端电压通过R-C 回路放电,一直到零为止。然后连接 K3、K2,使5V电源向电容充电,待充 电完毕后,将短路帽连接K1,使15V 电源向电容充电,用示波器观测Uc (t)的完全响应。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五、实验设备 • 1. TKSS-D型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 2. 双踪低频慢扫描示波器1台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9) 频率计 本频率计是由单片机89C51和六位共阴极LED 数码管设计而成的,具有输入阻抗大和灵敏度 高的优点。其分辨率为1Hz,测频范围为1Hz~ 10MHz,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1MΩ ,闸门 时间1秒。 将频率计处开关 ( 内测 / 外测 ) 置于“内测”, 即可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本身的信号输出 频率。将开关置于“外测”,则频率计显示由 “输入”插口输入的被测信号的频率。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4)、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特性的观测 5)、全通滤波器 6)、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7)、调制与解调;频分复用 8)、脉冲编码调制(PCM) 9)、数字多路传输系统(时分复用) 10)、开关电容滤波器 11)、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12)、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实验二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 与合成
• 实验学时:2 • 实验类型:综合 • 实验要求:必做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一、实验目的 • 1. 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 号的频谱,并与其傅里叶级数各项的频 率与系数作比较。 • 2. 观测分解后的基波及各次谐波的合成。 • 3. 掌握信号的分解与合成的实现方法。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8) 函数信号发生器 本信号发生器由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 器 ICL8038 及外围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组 合而成。其输出频率范围为 2Hz ~150KHz , 由“频段选择”开关(粗调分五档)和“频率 调节”旋钮(细调)进行调节。输出幅度峰峰 值为0 ~16Vp-p,由“幅度调节”旋钮进行 细调。使用时,只要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分 开关,信号源即进入工作状态。 输出波形分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 由“波形选择”开关选择,输出阻抗为50Ω , 当负载电阻为50Ω 时,输出幅值为开路输出 值的一半。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指导思想
实验内容 参考资料
实验步骤 实验要求
实验设备 实验思考题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实验体系
信号与系统实验体系
基础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创新与提高实验
发挥题
选做题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