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地方经贸山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之实证分析*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刘学忠摘要: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出口价格等指标对山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山东省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山东省一、引言近20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蔬菜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2006年,我国蔬菜出口额由20.81亿美元增长到54.24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7.3%,目前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4位(2003-2006年总计,Uncomtrade)。
山东省是我国第一蔬菜出口大省,蔬菜产业发展快于全国。
2000-2006年,山东省蔬菜出口额由4.43亿美元增长到16.70亿美元,年均增幅为24.7%,其中2006年出口额达16.7亿美元,占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0.6%,是山东省除水产品以外出口额最大的一类农产品,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30.8%,连续6年位居全国首位,远远超过位居第2、3、4、5位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苏蔬菜出口的总和。
近几年学者们对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较多。
刘雪(2002)等运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考察了1989-1998年期间我国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发现干制蘑菇、辣椒、大蒜和干菜豆一直具备强竞争优势;王立鹤(2002)以中日贸易战为例分析了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阐述了我国蔬菜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并提出政策建议;翁鸣(2003)等测算了我国农产品的DRCC值,发现蔬菜产品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杨顺江等(2005)对我国蔬菜品种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蔬菜产业的对策和建议;陈永福(2005)认为,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扩大是促进我国蔬菜出口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蔬菜低价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汤勇(2006)等运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对我国蔬菜生产层面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是我国蔬菜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但是对出口竞争力测算的结果表明,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生产层面潜在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蔡岩等(2007)对我国蔬菜产业及主要出口蔬菜品目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蔬菜的大部分品目种类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品目中,鲜或冷藏的蔬菜并不多,深加工的蔬菜则更少,一些仅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干的或暂时保藏的初级加工蔬菜则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从已有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是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而对蔬菜出口大省山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分析的文献则较为少见。
笔者对山东省蔬菜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二、对山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及比较分析1.样本的选取在国内,2006年出口蔬菜最多的省份是山东(16.7亿美元)、排在第2位的是福建(4.57亿美元),江苏、广东、浙江各出口2-3亿美元,由于浙江省数据缺失年份太多,故在国内选取福建、江*本文是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B2006120)“山东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刘学忠: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266109电子信箱:xzliu@qau.edu.cn。
《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苏、广东3省与山东省蔬菜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
在国际市场,2006年中国蔬菜主要出口至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共占8.31%)、俄罗斯和香港各占3%-4%,以上国家和地区共占60.46%(见图1),故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蔬菜主要来源国都可能构成对我国蔬菜的竞争,尤其是与山东毗邻的日本、韩国进口蔬菜主要来源国构成了对山东省出口蔬菜的直接竞争。
从图2可以看出在日本市场对中国蔬菜构成竞争的主要是美国、泰国和韩国,从图3可以看出在韩国市场对中国蔬菜构成竞争的主要是美国和泰国。
在东盟市场,2006年只有泰国的蔬菜出口额达到近10亿美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刚超过1亿美元,其他国家都不足0.5亿美元,而且泰国蔬菜约有80%出口至中国,故泰国既是中国蔬菜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者,也是中国蔬菜在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市场的竞争者。
因此选取美国、泰国、韩国3个典型国家与山东省进行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国家蔬菜进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COMTRAD),计算RCA所用的各国所有商品出口总额来自联合国贸发大会数据库(UNCTAD),各省蔬菜出口数据,山东及广东出自两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福建及江苏出自两省统计局。
本文中的“蔬菜”包括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03版)中054(新鲜、冷冻、简单保藏的蔬菜)和056(精加工或保藏蔬菜)两大类。
考虑到国内各省表1我国主要蔬菜出口省份的出口额及占比(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商务部、山东及广东外经贸厅、福建及江苏统计局。
图12006年中国蔬菜出口市场结构图1日本,2美国,3韩国,4马来西亚,5俄联邦,6印尼,7香港,8其他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数据库计算。
图22006年日本蔬菜进口市场结构图1中国,2美国,3泰国,4韩国,5其他数据来源:同图1。
图32006年韩国蔬菜进口市场结构图1中国,2美国,3泰国,4其他数据来源:同图1。
地方经贸《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表2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的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资料来源:UNCOMTRADE、山东及广东外经贸厅、福建及江苏统计局。
图4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注:由于美国蔬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其他对象,为使其他对象趋势线不过于密集,该图不包括美国国际市场占有率。
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采用从2000年到2006年的数据。
在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常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价格等指标。
由于山东蔬菜进口与其出口相比极少,贸易竞争力指数一般接近1,故不测算该指标。
3.对山东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及比较分析(1)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出额的百分比。
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的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见表2和图4。
由表2和图4可以看出,山东省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1.53%上升至2006年的3.22%,增加了一倍多;福建、广东的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稳定在0.8%和0.5%左右,江苏的蔬菜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2年稳中有升,2006年达到0.58%。
与山东蔬菜竞争较大的国家中,美国蔬菜的占有率前几年有下降趋势,近3年又略有上升,2006年达7.60%,仍然没有超过前3年。
泰国蔬菜的占有率在1.5%和2%之间波动,韩国蔬菜的占有率逐步下降,2006年只有0.30%,不足2000年的一半。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与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或产业的相对优势,因而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之一。
用公式表示:RCAi=(Xi/Xit)/(Xw/Xwt),其中:RCAi为i国蔬菜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为i国蔬菜出口额;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为世界蔬菜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额。
如果RCAi>1,说明i国蔬菜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取值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如果RCAi<1,说明i国蔬菜处于比较劣势,取值越小,国际竞争力越弱。
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蔬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3和图5。
总体来看,山东、福建和泰国的蔬菜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广东、江苏、美国和韩国的蔬菜没有显示性比较优势。
具体看,山东蔬菜比较优势最大,从发展趋势看,RCA呈先降后升趋势,近3年稳步上升,2006年达到6.58,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福建蔬菜比较优势次之,RCA基本呈下降趋势,只是在近两年有小幅上升;泰国蔬菜的RCA在1.4-1.8之间波动。
广东蔬菜呈明显比较劣势,而且劣势有增大趋势;江苏蔬菜从不明显的比较劣势发展到明显的比较劣势;美国蔬菜的RCA基本稳定在0.8-0.9,呈不明显的比较劣势;韩国蔬菜与广东省蔬菜相似。
地方经贸《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表52000-2006年山东与国外主要竞争者的蔬菜出口价格比较(单位:美元/公吨)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山东省外经贸厅有关数据计算。
表3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蔬菜的RCA比较资料来源:UNCOMTRADE、UNCTAD、山东及广东外经贸厅、福建及江苏统计局。
图52000-2006年山东及其竞争者蔬菜的RCA趋势图(3)出口价格分析。
为使图像清晰便于分析,将山东蔬菜价格分别与国内、国外竞争者的价格进行比较。
由于福建缺少蔬菜出口数量数据,故无法计算平均出口价格。
山东蔬菜出口价格比全国平均出口价格要低,大部分年份也比江苏低,只是在近两年略高于江苏,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3年以前价格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后呈上升趋势,2006年比2003年提高了56%。
广东蔬菜价格最低,约为山东的一半。
由于广东8成以上的蔬菜销往东盟和香港(国际商报,2007年06月21日),而且主要是054类蔬菜,故其出口价格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山东蔬菜价格比美国蔬菜每吨低150-300美元,比韩国蔬菜价格更低。
韩国蔬菜价格高达每吨2200-3400美元之间。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韩国蔬菜质量好,生产成本高,出口市场主要是日本(2006年占其出口量78.6%、出口额83.5%的蔬菜出口至日本),故卖价高,在日本高档蔬菜市场占有一定优势。
2006年韩国用占日本蔬菜进口1.5%的量获得了占日本蔬菜进口3.8%的价值,相比之下中国用占日本蔬菜进口59.7%的量却只获得了占日本蔬菜进口55.9%的价表42000-2006年山东与国内主要出口省份的蔬菜出口价格比较(单位:美元/公吨)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山东及广东外经贸厅、江苏统计局有关数据计算。
图62000-2006年山东及国内主要出口省份的蔬菜出口价格趋势图地方经贸《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图72000-2006年山东省国外主要竞争者的蔬菜出口价格趋势图值。
尽管韩国蔬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但2006年其出口平均价格却是山东蔬菜的4倍,以少量的出口创造了较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