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培训 PPT
• 7、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 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 颗粒小,黏粒多。 •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 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 握成团。 • 实验结论:1、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由水、空气、 黏土、沙土和腐残质等物质组成。 • 2、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 壤土三类。 • 3、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 • 4、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 5、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 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 • 6、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把三只漏 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纱布,然后 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纱布上。把三纸杯 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 中水的多少? • 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 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 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
实验一
• •
•
•
•
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实验目的: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 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烧杯、 小米、黄豆 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秤出小米和黄豆的 重量。2、用量杯分别量出小米和黄豆的体积。 3、把小米和黄豆混合在一起。4、用天平秤出 混后的重量。5、用量杯量出混合后的体积。 实验现象:小米、黄豆混合前后质量相同,体 积减小。 实验结论:1、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2、固 体混合后体积减小。
斜面 坡度 1
对小车的拉力(牛)
平均值
2
3
高木块 低木块 实验结论 斜面长度相同时越平滑越省力。
实验四:
• 实验名称:了解土壤 • 实验目的: • 1、通过实验知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由水、空气、 黏土、沙土和腐残 质等物质组成。 •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 土三类。 •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 • 4、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 实验器材: • 土壤、放大镜、餐巾、烧杯、搅拌棒、酒精灯,石棉 网、铁三脚架、蒸发皿、漏斗、水、纱布
• 实验注意: • 1、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 • 2、搅拌要彻底,静止时间越长, • 沉淀现象越明显,做第四步前一定要 • 先做第二步。 • 3、烧土壤的过程中注意安全,观 • 察土壤颜色的变化,闻气味,注意闻 • 气味的方法。
实验五:
• • • • • • • • • • • • • 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实验器材:磁铁、回形针、绳子、铅笔 。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磁铁去吸几种的物品。(磁铁具有吸铁 的性质。也就是说磁铁有磁性。)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回形针。 (发现 ()吸起的回形针最多,磁铁磁极的磁力最强。 ) 3、磁铁一个接一个的吸大头针,最多连吸起 ()个。 (磁铁具有磁性能传递的性质。 ) 4、用绳子绑住一块磁铁,旋转,等停下后观 察。(磁铁能指示方向,磁极上标S的一端总是指 南,标N的一端总是指北。)
• • • • • • • •
5、把一块磁铁放在两根铅笔上,再用另一块磁 铁的S极去接近这块磁铁的S极和N极。 (2)用 另一块磁铁的N极去接近这块磁铁的S极和N极。 (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 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的磁力最强,磁极可以 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实验名称: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 力影响的实验
猜想 器材 不变因素 需改变因素 步骤 斜面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小车、测力计、木板、高低不同的木块、 钩码 小车的重量,斜面的光滑程度,木板的长 度。 木块的高低即(斜面坡度的大小)
1、搭建高低不同的斜面。2、分别没斜 面拉小车用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 每个实验测三次,并求出平均值,记入 表格。
实验三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省力的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斜面省力的秘密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钩码、线、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搭建斜面。 2、用测力计测出小车及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 3、用测力计测出小车及钩码沿斜面拉动的力。 实验现象:发现沿斜面拉动的力小于空气中的重量。 实验结论:使用斜面能够省力。
1、被测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
2、加减砝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
3、测量前先估计物体的重量。
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的方法: 1、把量筒放在水平平面上。
2、首先观察量筒或量杯的量程 和分度值。
3、观察时视线要和液面最凹处 相平。 注意事项: 往量筒中倒液体时量筒适当倾斜。
实验二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目的:知道杠杆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费力 实验器材:平衡尺 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平衡尺) 2、调节平衡尺,使平衡尺平衡 3、改变距离钩码数再次调节平衡 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的实验记录: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1、将土壤倒在白纸上,摊开,用放大镜观 察。 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 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以样土实 际情况 为准)。 • 2、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 看到纸巾潮湿了。 • 3、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 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 • 4、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 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 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 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 颗粒较大,是沙把天平放在小平平面上。
2、调节横梁平衡。 ①调节前把游码移到0刻度线上。 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标志:指针指到刻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 角相等。) 3、砝码放在右盘中,物体放在左盘中。
4、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范围。
5、读数时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平衡 条件 摆法 (1) (2) (3) 2 2 4 支点左侧 钩码数 距离支点 (格) 1 1 2 支点右侧 钩码数 距离支点 (格)
实验结论: 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