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汕尾市贯彻实施“教学教研常规”评价表(试行)

汕尾市贯彻实施“教学教研常规”评价表(试行)

4
查阅培优辅差记录,学生、家长座谈或问卷。
未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培优辅差,每学科每班级扣1分。
无原始材料可以佐证培优辅差情况的,得2分以下。
4
1培优辅差记录
2培优辅差试卷
15.专题研究。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拟定专题或形成课题,扎实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有效地推进实际教学,在校内或校外推广使用。
5
查看过程性研究材料、研究成果的使用情况,教师座谈。
5初中部作息时间表(教导处)
3.课程落实。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保证各类课程,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实施。每门课程均配备足额的专职或兼任教师,兼任教师做到相对集中稳定,确保课程落实。
4
查课程表,看课堂,学生、家长问卷或座谈。
学校擅自更改国颁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该项不得分;教师挪用一课时扣0.5分。兼职教师兼而不教者视同挪用课时。
各项材料齐全记2—3分,且运用得好者记满分。
4
1各年级各次考试试卷(各科)
2各次考试成绩统计表(不含学生排名)(罗妙娜)
3教师任课表(教导处)
4公开课教案(各科)
5学生学籍档案表(邱章森书记)






40
10.认真备课。依据课标、年级和单元要求,精心做好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教法、学法指导等,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并按两个常规的要求规范教案书写。
4
初中部各年级课表各级级长.要与术科组统筹把第二课堂和美术课加上)
任课教师表(教导处)
4.校本教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学校把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列入考勤范围。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全校性教育理论专题学习。每月教研组、备课组至少组织1次校本研讨活动。每学期均无缺席上级教研活动。每个学科都有水平较高、群众公认的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及名教师。学校有一批特色学科和教学成果。
5
听课,看汇编、发表材料、获奖证书。
全校无CN刊发表文章扣1分、无县级以上发表文章扣1分;90%以上教师参加校内案例剖析、评课、说课,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无县级以上科研课题扣0.5分,无教研成果奖扣0.5分。
4
1教师获奖论文证书(教导处)
2教师听课记录(各科)
办学
成效
8
24.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有创新,以科学、省时、高效的制度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学校在执行制度的方式上有创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高效完成工作计划;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质量好,无辍学现象(含隐性辍学)。
3
看学校测试及评价、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及学生素质报告册;教师、学生座谈或问卷。
不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重视加强学生学习习惯评价与改进,得2分以下。
3
1各次考试质量分析(各科)
19.学生学科考试。加强日常以诊断为目的的随堂测试;阶段性测验次数合理;期末考试由学校安排进行。所有学科的考查或考试都要做好质量分析,不按考试成绩对班级、学生排名次或分类编班,不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参加上级准许的学科竞赛或评优并获奖。
4
查看计划、相关表格及落实情况。
计划内容空洞,或简单套用以前计划,扣0.5分;其中无与计划相关的过程材料、计划与总结脱节,该项不得分。
4
1初一到初三课表(各级级长.要与术科组统筹把第二课堂和美术课加上)
2各教研组科组工作计划(各科和教导处)
3教导处工作计划(教导处)
4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
4教师任课表(教导处)
4
看活动计划、记录、学生活动成果,学生问卷或座谈。
4
1兴趣活动小组活动计划与细则
2参加活动学生名单(包括初一初二一半以上学生)
3体艺节照片
(以上由术科组负责)
8.教学检查。每学期初审查各学科教学计划,学期中或学期末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讲评及培优辅差情况;及时检查各学科作业总量及学科间作业量平衡情况;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及时分析教学状况,总结并改进教学工作。
6
查制度,看检查记录及改进情况。
各种教学检查无适当记录,缺一项扣1分;教学检查无小结反馈、无指导改进,缺一项扣1分。各科都有教学计划、作业及考测情况资料,缺1科扣1分。
6
1各学科教学计划备课组计划教师计划(各科)
2教学常规检查记录(教导处)
3教学检查反馈表(教导处)
4作业登记表(各科)
5各年级考试成绩统计表(不含学生排名)(罗妙娜)
3
查看学生作业本和有关检查情况记录本。
学生缺交作业较多又无特殊原因扣2分;学生作业不规范、不整齐,1人次扣0.5分。
作业无订正,1人次扣0.5分。
3
1学生作业本
2学生作业登记本
14.关注差异。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完成保底性作业。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采用答疑、补课、组织小组互助活动等形式进行辅导。
8
听课,组织学生、家长座谈或问卷,
查阅教师教后反思记录。
听课、抽查评课说课,访谈、交流、提问答辩等。
8
1教学后记(每教师两篇)
12.作业布置与批改。所有学科作业适量,有实效,其次数和每次的作业量均符合常规要求。要通过选择性作业体现分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批改反馈。作业要全批精改(精批不少于40%),作业批改要依照作业不同目标要求采取等级、简要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给予评定,并能根据作业类型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批改。
6
查阅教师教案、随机听课。
被查教师中有1人无备课进教室上课,全项不得分;
被查教师教案中50%以上有简单照抄他人教案者,得2分以下。
6
1教师学案集(各科)
2教师教案(各科)
11.上好每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有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和活动效益,教学效果良好。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条理清楚,语速适当,板书工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有课后反思,每学期撰写1-2篇较高质量的教学后记进行交流。
4
看学科考试资料及质量分析资料,教师、学生、家长座谈或问卷。
每超过1次扣1分;无根据学科特点采取恰当、有效的测试方式,得2分以下;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名次、排座位、分类编班,一例扣0.5分。
4
1考试质量分析(各科教导处)
2学生参加竞赛证书复印件(教导处)
20.学生评语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教学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语言,客观反映与鼓励发展。
3
1教师评价制度
2教师自评互评表格(各科)
22.教师专业发展措施。学校制定有效的措施,其中,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县(小学在乡镇)以上培训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教师业务档案健全,真实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4
查教师档案记录、教师继续教育证明、财务报表,教师访谈或问卷。
无全校性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扣1分;缺1人次参加相应培训或教研活动扣0.5分。无完整资料应扣分。


评估标准
分值
操作细则
评分
自评分
负责







40







40
1.制度完善。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明晰,能依照两个常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细则或规章制度等,制度健全;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责任追究。
5
查阅制度资料。
校本教研制度计划及实施情况,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欠缺或集体备课无常规化,全项不得分。
违规集体补课或加班加点上课扣1—2分;鼓励或组织学生参加补习机构上课、教师参与有偿家教1人次扣1分。
3
1作息时间表(教导处)











22
18.学生学业评价。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行检测和评价。每学期举办1次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展示。
4
1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导处)
2新教师培训资料(教导处)
3教师参加培训活动记录(教导处)
2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每位教师都做到“五个一”,完成所规定的读书量,写好读书笔记。完成教师的教研专题,有案例报告、评课、说课、撰写教科研论文以及教科研研究报告等。(要从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
3
看管理措施、使用记录、教师课件、使用实效,抽查师生现场演示操作。
3
1多媒责)
2各科组准备几份多媒体幻灯片(打印稿)
7.课外活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艺术、科技活动场所,保证活动时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探究性实践活动,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每人有1个以上专题,但无开展不得分,效果不突出得2分以下。
3
1教学研究成果(课题教学论文)(各科)
16.公开教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任课校领导每学年上公开课1节,并能就公开课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5
查看教案、教后反思、公开教学活动记录及听课笔记。
有一半教师未上公开课不得分,没有反思及记录等扣1—2分。
3
看学生素质报告册等。
评语内容过于简单,有照搬复制现象,全项不得分。
评语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记一半分以下。
3
1学生素质报告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