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各项评分细则
检查结果评价。
1、所抽查作业批改量达100%;
2、作业及作文批改有符号更正、批改正确、有评价、有结论或建议;
3、批改结果情况统计详实、补救措施得力。
良等
(14分—17分、不含17分)
1、任两科以上考核科目,至少备齐两课教案;
2、按教学进度分课时备齐、备足或超前备课;
3、教案备写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有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清楚、作业布置适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坚持单元考试与月考相结合。
1、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2、培优补差措施得力,辅导记录详实。
1、听课节次以每周两节为标准,达到或超出要求为满分,不足者,按课时计算,每少1课时扣减2分;
2、听课记录有完整的教学过程、有结论、有建议,否则不予认定。
1、有集中学习和自学;
2、学习次数以每周期性1次集中学习和自学为标准,达到或超出要求为满分,不足每次分别扣减2分。
2、作业批改个别教师每周不足一次,批改记录不够详实,无纠错、无评语、无信息反馈,作文批改量不足,个别教师无旁批、无尾批,只有分数。
3、考核后统计分析不够详实,培优辅差措施流于形式,不具体,不得力。
4、教育理论学习不足,部分教师无课改理论学习。
值得肯定的方面
1、部分教师做到了超前备课且备课质量较高,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齐全,有的教师教后能认真总结,教学反思客观真实。
教学常规检查各项评分细则
备课(20分)
上课(20分)
作业(20分)
优等
(17分—20分)
1、任两科以上考核科目,至少备齐两课教案;
2、按教学进度分课时备齐、备足或超前备课;
3、教案备写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有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清楚、作业布置适当、教案内容设计新颖。
1、参照课堂评价标准;
2、依据县、区、校教学常规
教育教学情况简报
教导处
二00八年九月
3、批改结果无情况统计(记录)。
差等
(8分—11分、不含11分)
课时量严重不足或无教案
1、作业无批改;
2、批改出现重大失误;
3、无情况统计
教学常规检查各项评分细则
考核(10分)
辅导(10分)
听课(10分)
学习(10分)
优等
(8分—10分)
1、按教学进度,坚持每单元至少考核一次;
2、考核结果统计详实、评讲细致、学生优良率高;
2、督促教师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标准很抓学生作业批改工作,教导处随时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
3、坚持中、小学毕业班的月考制度,制定激励措施,使月考工作抓实。
4、利用学校现有设施及设备,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外派教师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5、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让各位教师观看名校名师讲课实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良等
(6分—8分、不含8分)
1、按教学进度,坚持每单元至少考核一次;
2、考核结果有统计、评讲、分析;
3、坚持单元考试与月考相结合。
1、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2、有培优补差措施,有辅导记录。
中等
(4分—6分、不含6分)
1、坚持每单元考核、无月考;
2、考核结果统计、评讲、分析不够系统,缺乏可操作性;
2、部分班(村)作业做到天天批改,工作做得细致、塌实。
3、80%以上的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有详实的统计分析,有评讲及补救措施;有个案分析等。
4、初中理科组教师普遍注重相互间的学习,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明显。
改进措施
1、加强对部分年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发挥学校及教研组的作用。
1、所抽查作业批改量达80%;
2、作业及作文批改有符号更正、批改正确、有评价;
3、批改结果有情况统计(记录)。
中等
(11分—14分、不含14分)
1、实备课时量低于应备课时量的60%;
2、有“一条龙”教案或只有标题无内容教案;
3、教案无目标、无重难点、无教法学法。
1、所抽查作业批改量不足50%;
2、作业及作文批改无符号更正、批改有错误;
1、未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2、无培优补差措施,无辅导记录。
差等
(2分—4分、不含4分)
1、无单元考试及月考;
2、考核结果无统计、评讲、分析
1、无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2、无培优补差措施,无辅导记录。
教学常规检查分析总结
存在的问题
1、所查教案有极个别的教师存在应付了事、草率、粗略的现象;备写不详实,认为写不写教案一样上课,认为写教案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