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2018年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武汉市2018年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Page 3
理科数学各分数段人数统计
全区理科数学总分情况(参考2581人)
分数段
人数 累计 比例
150分
2
140--149
21
23
0.01
130--139
94
115
0.04
120--129 168
283
0.11
110--119 248
531
0.21
100--109 299
830
0.32
90--99
Page 10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9题
简析: n 将不等式与平面区域表示、解三角形、轨迹方程求解等知
识与方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新颖且内涵丰富! n 虽然在第9题位置,答题效果很不好!
Page 11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9题
n 卡点1:很多学生不会处理那个不等式!常见思路有:
Page 8
二、选填题——失分情况
填空题丢分情况
题号
13
14
15
16
全区失分人数
925 1104 1149
15
选择题第9、11、12题失分学生明显较多;前川校比区例失分人数
0.36 145
0.43 114
0.45 218
0.01 0
比例
0.25 0.20 0.37 0.00
填空题第15题失分较多,第13、14题情况也相对较差,可能题型因素比较大;
n 空对间线想面象关能系力探不求够的;要求有所提高,比如2016年全国1卷第
n 在19平题时。的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过于依赖空间向量方法;
Page 12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12题
简析:
D1
C1
n 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n 以学生熟悉的正方体为载体,以动态面和静态面形成相 A1 等的锐二面角为抓手,落脚到平面轨迹。
B1
D
P
C
n 构思新颖、立意深远,对学生能力要求高。
M
Page 13
A
B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12题
思1路 :化 |y| 为3|x| 思路 2:利用平方差公 :( 式 3x化 y)为 ( 3xy)0 思路 3:将不等式看 3x2作 y2 双 1的曲 渐线 近线方程
前两种思路很容易受阻或出错,第3中思路不容易想到。
n 卡点2:处理三角形PAB面积时,没能注意到角APB大小可求。
n 归因分析:知识遗忘;知识联想与迁移能力不够。
90--99
83
501
0.86
80--89
45
546
0.94
(前川校区参考人数不含借读生)
Page 4
根据理科数学得分情况:
以104分为准,全区过线26.9%,黄陂一中前川校区过线63.1% 以73分为准,全区过线66.5%,黄陂一中前川校区过线96.4% 基本符合近两年高考形势。
Page 5
n 学生在立体几何解答题练习中掌握比较熟练 了,并且正方体中建系、设点没有障碍;
n 处理法向量时,只有一个需要进行相对复杂 的坐标运算,运算量适中;
n 最后得出P点坐标满足的关系式后,如何理解 是难点;
n 空间图形转变为平面轨迹,能力要求高出不 少。
Page 15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12题
2018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
质量分析及备考工作交流
•第一部分 起点考试数据分析及试题简评
一、整体点评
本次试卷,以大纲为本,以教材为基准,基本覆盖了高考主要知 识点。
不仅有基础题,也有具备区分度且设计精妙的压轴题,能很好地 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体现课标、考纲的理念和要求。
试卷整体比较平和,注重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值得老师和学生特别留意。
330
1160 0.45
80--89
344
1504 0.58
前川校区理科数学总分情况(参考582人)
分数段
人数 累计
比例
150分
2
140--149
15
17
0.03
130--139
64
79
0.14
120--129
96
175
0.30
110--119 128
303
0.52
100--109 115
418
0.7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选填题——概述
选填题部分,考点覆盖全面,难度递进有序。 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点分布和近两年全国卷高度一致(见下表)

(起点考试卷和2017、2016年高考全国1卷选填题考点及难点比较表)
Page 6
Page 7
三、选填题——概述
大部分题目审题障碍小,和高考全国1卷特征一致;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常规问题的通性通法,对一轮复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思路1:直接求解:
n 1.找两对二面角的棱线(作平行线GH是关键),
D1
n 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n 3.表示角的大小,
n 4.探求P点位置特征。
A1
n 感觉像是跋山涉水,多数学生恐怕第一步就不会!
D
M
C1 G
B1 P C
H
A
B
I
Page 14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12题
思路2:向量法。
题号
12 3
全区失分人数 143 332 518
比例
0.06 0.13 0.20
前川校区失分人数 11 38 112
比例
0.02 0.07 0.19
选择题丢分情况
4 522 0.20 79 0.14
5 542 0.21 71 0.12
6 428 0.17 79 0.14
7 466 0.18 25 0.04
思路3:射影面积法。
n 属于间接法,基础扎实的学生应该 能很快找出三角形在两个面上的投 影三角形,并且准确表示面积,得 出P点特征,最后得到轨迹:两条 平行线。
n 这应该是本题最理想的解法,而射 影面积法在这里操作也还简便。
Page 16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第12题
n 反思:
D1
C1
n 归近几因年分高析考:题对立体几何的考察,无论是小题还是大题,
8 603 0.23 107 0.18
9 1238 0.48 249 0.43
10 341 0.13 29 0.05
11 1183 0.46 212 0.36
12 1488 0.58 287 0.49
Page 9
二、选填题——重点小题分析
个人认为,对学生丢分较多试题的分析,还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可 以在评讲试卷前,抽取典型学生当面交流,了解学生的“盲点”、 “卡点”、“易错点”。 借助学生回忆自己做题时的心路历程,“复盘”思维受阻的全过程, 找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不足,可以让试卷评讲更有针 对性,也可以让学生克难攻坚更高效。 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好题”的价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自学自强。 下面就第9题和第12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