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课件

2005年-神六 2008年-神七
2、意义: P116
杨利伟返回地 面后自主出舱
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国家独立,经济发展,国力提高 党和政府的重视 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 善于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技术
三、新中国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1、增强了综合国力 2、振奋了民族精神
重庆市民庆祝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 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 日安全返回。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 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四)航天:“神州”号飞船
1、成果: 2003年-神五
阅读课文,列举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科技成就。(军事、生 物、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军事:两弹一星 (二)生物:“东方魔稻” (三)信息:“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航天:“神舟”号飞船
(一)军事: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氢弹和 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 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 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 界先进国家行列。
“东方红一号”重量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73公斤,比苏联
“东方红一号”
(83.6公斤)、美国
(8.2公斤)、法国(38
公斤)、日本(9.4公斤)
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
星重量总和还要重。
卫星的跟踪手段、信
号传递方式、星上温
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和平 利用核能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饥饿的女 孩》获1994 年普利策新 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 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思考: 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 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 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器。
(一)军事:两弹一星
思考: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1、背景: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进行核威胁;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1964.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第27课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
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 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 西方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 全面的发展。
自主学习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 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 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 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 四年。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星。
1975.11
(二)生物:“东方魔稻”
1、成果: “南优2号”1973年 “超级杂交水稻”
2、推广: 中国、世界
2001年2月19日,袁 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 高科技奖。
袁(隆平)正引导我 们走向一个丰衣足 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 家唐·帕尔伯格
(三)信息: “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果:“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
水平。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 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子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邓稼先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中国“两弹元勋”
火箭导弹专家
放弃美国优 厚的工作和科研 条件,毅然于 1955年回到祖国 的火箭导弹专家
——钱学森
3、意义: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 垄断,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和国际威望,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10月15日-神五 2005年10月12日-神六 2008年 9月 25日-神七
(四)航天:“神州”号飞船
1、成果: 2003年-神五
2005年-神六 2008年-神七
神州五号飞船发射
中国首位载人航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踏上征程
杨利伟在宇宙飞船上与地 面进行了实时天地对话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983年)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1997年)
2、影响:P115

“ 银 河 -
” 巨 型 计 算 机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5 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 愿望,这一愿望终于在21世纪之初得以实 现。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实践最早始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