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_课件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 1973“南优2号”—“超级杂交稻”
2、效益: 20C70S中—2001:增产粮食40亿吨
3、影响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战略计划 ②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饥饿尚未消除
[南非]凯文卡特:《饥饿的苏丹》 94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2004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原子弹“小男孩”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 城市被夷为平地,死伤达20余万。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原子弹“胖子”在日本长崎爆炸后,蘑菇 云直冲云霄,大约7万人在核爆炸中丧生。
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
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表
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
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
1、增强了综合国力 2、提高了国际地位 3、振奋了民族精神
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可能的命题方向:
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1、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3、两极格局下的相对和平 4、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75.11 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评价 最少的经费、最快的速度
拥有了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中国邓稼先
邓 稼 先 ( 1924—1986 ) , 中国物理学家,安徽人;1948 年赴美留学,主要从事核物理等 方面的研究。1950年,获普渡 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 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 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 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 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 勋”。
翟志刚从神舟七号出舱
翟志刚从神舟七号出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实现太空漫步!
“神舟”号飞船
四、“神舟”号飞船
1、2003年神舟五号
2、2008年神舟七号
3、影响 ①继“两弹一星”后又一个里程碑 ②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③带动高新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嫦娥一号升空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 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 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成功。
“银河”系列计算机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研制进程 ①银河—Ⅰ(1983):亿次/秒 ②银河—Ⅱ(1992):10亿次/秒 ③银河—Ⅲ(1997):130亿次/秒
2、影响 ①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②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神舟”号飞船
四、“神舟”号飞船
1、2003年神舟五号 2、2008年神舟七号
时间 1945.8 1949.8 1952.10 1960.2 1964.10 1974.5
国家 美国 苏联 英国 法国 中国 印度
中国面临核威胁
1954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会晤
中苏核技术合作进程及其失败
中苏核技术合作及其破裂
1957.10 两国签订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议,列有苏联援助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条款;
1959.6 苏联撕毁协议,拒绝提供技术资料;
1960
苏联单方面撤走全部专家,终止一切技术合作。
两弹一星
一、两弹一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时间
成就
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64.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嫦娥一号
这是嫦娥一号发回的第一幅月球表面照片
中国的火星探测工程
2007年5月21日,上海航天局首次对外展示了中国自主研 发的火星探测器模型。
中国的火星探测工程
火星探测器效果图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成立火星表面观察站、发展 飞行器穿梭地球与火星、并建立火星基地供机械探测器进入, 从而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提供基础,令人类可在火星观察站中 观察火星。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 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邓稼先
两弹一星
一、两弹一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3、影响 ①打破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②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 ③创造安定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 ④促进其它领域的发展
“东方魔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