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
一般式 简化式 非线性式 线性式
Q d f(P ,M ,T ,P 0 ,N ,E ,R )
Qd f (P) Qd P Qd abP
第1节 需求理论
需求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
(元/Kg)
需求变化(或需求水平变
化)是指曲线的移动。如
果除产品价格之外的影响
5
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因素
价格 (元/Kg)
8 7 6 (PE)5 4 3 2 1 0
价格超过均衡 价格时,导致 市场出现过剩
供给曲线(S)
·
·
E
·
··
价格低于均衡 价格时,导致 市场出现短缺
需求曲线(D)
100 200 300 (QE)
图2-7 苹果市场的均衡过程
数量(Kg)
第3节 市场均衡理论
3.3 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水平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P
随着收入的增长,需
D'
求曲线向右移动……
D
S
一般情况下,在供给水平
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水平
PE'
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
PE
E' E
移动,从而使得均衡价格 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反之,
需求水平下降会使需求曲
线向左移动,使得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0
QE QE'
需求量(Kg)
图2-1 某市场苹果的需求曲线
第1节 需求理论
1.2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及其需求函数
第1节 需求理论
需求函数
如果我们把影响需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分别以P代表一种商品的 价格,以 M 代表收入,以T代表偏好,以P0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 以N代表人口数量,以E代表预期的价格,R代表其他因素,而把该 种商品的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并以Qd表示,则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 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该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Q
导致均衡数量增加……
图2-8 需求水平增长对均衡的影响
第3节 市场均衡理论
供给水平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P
在需求水平保持不变的情
由于新的生产者
D0
加入,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
况下,供给水平的增长会 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 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 数量增加;供给水平的下
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PE0 PE1
沿着供给曲线的运
8
动是供给量的变化
7
S1 S2
6
5 4
·B A·
·C
供给曲线的 移动是供给
水平的变化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0
100 200 300
供给量(Kg)
图2-4 供给曲线变化与供给量变化
返回
第3节 市场均衡理论
3.1 市场均衡的涵义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是指一种 商品在市场上消费者的 需求量与生产者的供给 量处于相等的状态。
P
D
S
E PE
E点:均衡点
QE:均衡数量 PE:均衡价格
0
QE
Q
图2-5 市场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等式:PE=Pd=Ps 均衡数量等式:QE=Qd=Qs
第3节 市场均衡理论
3.2 市场均衡的形成:市场如何消除过剩和短缺
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当 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偏离 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 会存在变动的力量,使 得需求或供给发生改变, 最终实现市场均衡。
返回
第2节 供给理论
2.1 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 有能力提供某种商品。 形成供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生产者有出售意愿; (2)生产者有生产能力。
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某 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就是该商品的供给量(quantity supply)。
需求量: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 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第1节 需求理论
需求表
某市场对苹果的需求表
价格(元)
需求量(千克)
a
3
300
b
4
250
c
5
200
d
6
150
e
7
100
第1节 需求理论
需求曲线
价格 (元/Kg)
8
7
·e
6
·d
5
·c
4
·b
3
·a
2
需求曲线(D)
1
0
100 200 300
第2节 供给理论
2.2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变量的增加…… 商品的价格
供给量(或供给水平)……
增加
商品的生产成本
减少
劳动生产率
增加
替代品的价格
减少
预期未来价格
增加
生产者数量
增加
这是因为…… 价格上升,利润增加
该产品的利润下降或消失
该产品的成本下降
生产替代品增加
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 更多的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产品
E0 E1
S0 S1
降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为供给函数。
一般式
Q sf(P ,C ,T ,P 0 ,N ,E ,R )
简化式
Qs f (P)
非线性式
Qs P
线性式
Qs cdP
第2节 供给理论
供给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价格 (元/Kg)
供给(或供给水平)变化与供 给量之间也存在相似的差别。 供给(或供给水平)的变化是 指供给曲线的移动,是因为非 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量的改变。 而供给量的变化是指产品的价 格变化所导致的沿着供给曲线 的移动。
导致每个价格上供给量的增加
第2节 供给理论
供给函数
如果我们把影响供给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分别以P代表一种商品
的价格,以 C代表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以T代表技术,以P0代表相 关商品的价格,以N代表生产者数量,以E代表预期的价格,R代表
其他因素,而把该种商品的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并以Qs表示,则影 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该函数称
第2 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
主要内容
1
需求理论
2
供给理论
3
市场均衡理论
4
弹性理论
5
蛛网理论
第1节 需求理论
1.1 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 品有购买力的需要。
需要形成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需求是有购买欲望的需要; (2)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发生改变,需求曲线就会
4
出现移动。需求量的变化
是指产品价格变化导致的
沿着需求曲线的运动。
0
需求曲线 的移动是 需求变化
·A
·C
·B
沿着需求曲 线的运动是 需求量变化
需求(D2) 需求(D1)
55
70
80
需求量(Kg)
图2-2 需求曲线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第1节 需求理论
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称为需求法则 (law of demand)或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人们对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当价格提高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需求法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因素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