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原理及应用课件

激光原理及应用课件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 1913年,玻尔借鉴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全新的 原子结构模型,并因此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for his servi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toms and of the radiation emanating from them"
• 黎明前的黑暗
–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概念,并因此获得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in recognition of the services he render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Physics by his discovery of energy quanta"
1.1 激光发展的现状
– 更快
• 更高的调制频率:GHz; • 更短的脉冲宽度:飞秒激光器(FemtoSecond Laser);
– 更多样化
• 多样化的泵浦方式:光泵浦、电泵浦、化学能泵浦、 热泵浦等、磁泵浦; • 多样化的工作物质:固体(Nd:YAG)、气体 (He-Ne、CO2)、液体、染料、半导体、自由电 子等;
激光原理及应用
学习目的与具体要求
目的:掌握激光原理和激光技术有关知识, 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技术的某些方法。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闭卷考查。
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相关课程
• 光学 • 原子物理 • 量子力学
使用教材:激光原理及应用(第3版) ,陈家
璧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 激光原理(第6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年版,周炳琨等编 • 激光技术(第3版) ,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蓝信钜 著
1.1 激光发展的现状
– 更小
• 各种工业指示、标记、探测 用的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半导 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向着小型 化方向发展;
Littman结构半导体激光器 2008级光电子班郑公爵, 2011级光学 硕士研究生,展讯通信有限公司张 江高科。
1.1 激光发展的现状
–更集成 各种通信用的 激光模块,往往 包含十几个甚至 几十个半导体激 光器,并且集成 了调制、功率检 测、温度监测等 功能模块。
1.3 激光的应用
(1)工业上 (2)在军事和国防上 (3)在科学研究上
在汽车工业领域
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
以工艺而论,激光打标、硬化、切割、焊接,激光大灯,激光雷达等; 以部位而论,举凡内外、上下、结构装饰等,尽入毂中。
在军事和国防
J20
3D激光打印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1917年,爱因斯坦在玻尔的原理结构基础上,提出了 受激辐射理论,为激光的出现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 1947年,Lamb和Reherford在氢原子光谱中发现了明显的受激辐 射,这是受激辐射第一次被实验验证。Lamb由于在氢原子光谱研 究方面的成绩获得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发展
– 更大、更强
– 为了进行高能物理、热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激光器产生的能量密度和功率不断提 高。 – 现在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激光器是美国的国家 点火工程(NIF)中使用的NOVA激光系统, 其峰值功率达到1.5PW(1015W)。 – 2014年12月27日,中物院聚龙一号装置输 出瞬间功率超过20万亿瓦,相当于全球平 均发电功率的2倍。
– 17世纪—对光的本性的探求:
•;
• 微粒说:以经典方式运动着的微小粒子,牛顿;
– 19世纪:
• 光的波动本性有了进一步发展,杨氏双缝干涉,菲 涅耳波动理论等
• 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法拉第、麦克斯韦、 坡印廷、赫兹等)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 突破
– 1958年Schawlow和Townes在Phy. Rev. 上发表论文 “Infrared and Optical Maser”,标志着激光作为一种 新事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 1960年5月,休斯实验室的Maiman研制的红宝石激光 器发出了694.3nm的红色激光,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 台激光器。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 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for his services to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especially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law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 1960年年中,IBM实验室利用CaF2中的三价铀制成了第一台四能 级固体激光器; – 1960年12月,BELL实验室的Javan,Bennett和Herriott制成了第 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 – 1962年,GaAs半导体激光器; – 1963年,液体激光器; – 1964年,CO2激光器; – 1964年,离子激光器; – 1964年,Nd:YAG固体激光器; – 1965年,HCl化学激光器; – 1966年,生物染料激光器; – 从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到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 生,其间用了近半个世纪。
• 速率方程理论(Rate Equation Theory)
– 量子理论的简化形式,忽略光子的相位特性和光子数 的起伏特性
1.2 理论体系
• 激光器的严格理论是建立在量子电动力学 基础上的量子理论,在原则上可以描述激 光器的全部特性; • 不同近似程度的理论用来描述激光器的不 同层次的特性,每种近似理论都揭示出激 光器的某些特性,因此可以根据具体应用 选择合适的近似理论; • 本课程主要用到的理论是经典理论和速率 方程理论。
我国激光器研究情况
激光器的第一台 红宝石激光器(我国第一台)
He-Ne激光器 掺钕玻璃激光器
研制成功时间 1961年11月
1963年7月 1963年6月
研 制 人 邓锡铭、 王之江 邓锡铭等
干福熹
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CO2分子激光器
1963年12月
1965年9月
王守武
王润文等
1.1 激光发展的现状
"for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hydrogen spectrum"
– 1950年,Kastler提出了光学泵浦的方法,两年后该方法被实现。 他因为提出了这种利用光学手段研究微波谐振的方法而获得196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电磁场理论能够 解释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 和双折射等现象; • 然而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黑体辐射、原 子线状光谱、光电效应、光化学反应和康 普顿散射等实验现象,这些涉及到光与物 质相互作用时能量与动量交换特征的就无 法用当时的经典理论来解释。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激光概述
辐射跃迁: 受激吸收; 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激光概述
粒子数反转
激光原理就是要研 究光的受激辐射是 如何在激光器内产 生并占主导地位而 抑制自发辐射!
He-Ne激光器工作原理图
激光概述
• 1.1 激光的发展历史 • 1.2 激光产生的理论体系 • 1.3 激光的应用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methods for studying Hertzian resonances in atoms"
1.1 激光发展的历史
– 1951年, Townes提出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即MASER的 概念。 – 1954年,第一台氨分子Maser建成,首次实现了粒子 数反转,其主要作用是放大无线电信号,以便研究宇 宙背景辐射。Townes由于在受激辐射放大方面的成就 获得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for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field of quantum electronics,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scillators and amplifiers based on the maser-laser principle"
普通光源
普通光源是光的自发辐射。
特点:多波长、任意方向、 不相干。
普通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 光线分散到4球面度的立 体角内。
激光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激光是光的受激辐射。 激光的特点:单色性好,方 向性好;相干性好;亮度 高. 基本沿某一条直线传播,通 常发散角限制在10-6球面 度量级的立体角内.
1.2 理论体系
• 经典理论(Classical Laser Theory)
– 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原子-电偶极振子
• 半经典理论(Semiclassical Laser Theory)
– 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原子-量子力学描述
• 量子理论(Quantum Laser Theory)
– 电磁场和原子——二者作为一个统一的物理体系作量 子化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