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生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所谓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经历过的事物在自己头脑
中的反映,也就是一个人吸取和巩固新的知识经验并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
及时准确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
或再认,如反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想象过的新形象、体验过
的情绪和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
记忆的过程是大脑中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复活,即识记、保持、
再认和再现(回忆)四个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
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良好的记忆能力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和锻炼而获得
的。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和基础,是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本途径。只
有记忆这个仓库储存的信息充足,智力这个工厂才能很好地生产;只有记
忆这条途径畅通无阻,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成为可能。记忆是人们心理
活动得以延续的根本保障;记忆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记忆效果的好坏对能否保持知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记忆效果的提高,
首先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学生的学习来说,要提高记忆效果,需要具备以
下一些基本条件:
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疲劳往往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避免疲
惫。疲劳会大大降低脑细胞的活动能力。随着脑细胞活动能力的降低,记
忆力也会随之降低。
2、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
记忆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作用。识记目的任务明
确,全身心就会集中在所要记忆的对象上,效果就好。
3、具有“记住”的自信心
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自信,树立了“一定能够记住”的信心,就
能提高脑的兴奋性,使脑细胞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对信心就容易接受,就
能大大地增强记忆力。
4、采用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因人而异的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灵活
运用,不断实践,这才是重要的。
当然,良好的记忆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学习任务不可缺少的条
件。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能力?一般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良好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首先要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良好的记忆
方法有:
1、意义记忆和理解记忆
进行记忆时,应尽量少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而多用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
的方法。理解的内容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而且记住的东西有较大的实用
价值。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应当同锻炼他们的理解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而
且将在一生中收益。
2、多通道协同记忆
在学生识记材料的过程中, 应教育他们通过眼看、耳听、口述、手写
等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进行识记, 使识记的信息能多渠道地进入大脑, 这
样识记时就可以又迅速又牢固。
3、阅读与试图回忆
这是一种再认和回忆相结合的方法,它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简单
地重复阅读,效果不好。应该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要积极地试图回
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有学者的实验表
明: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调动记忆者的主动性,能提高记忆信心,能
够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能够保持大脑皮层长时间的兴奋性。
二、记忆的训练
具备了良好的记忆条件,懂得了有效记忆的规律,就为高效率地记忆提
供了可能。而要提高记忆力水平,关键在于训练。
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肯下功夫,不怕挫折,知难而
进,就能成功。另外,记忆还具有“用进废退”的特性。
记忆训练的主要项目有以下四种。
1、联想训练。一切记忆活动的基础是联想,联想越丰富越牢固,就越能
将新的事物更牢地记住,因此训练自己的联想能力是发展良好记忆力的重
要手段。经常进行联想训练,联想就会越来越敏捷,记忆材料就能左右逢源,
记忆力就能相应提高。
2、默写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记忆一篇文章,或一幅图画。此后要求
正确地默出文章,或画出图形。
3、提问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应记忆的数字、词组、图画,或一
段文字表述,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4、识别训练。即在规定时间内,观看、记忆一幅图,然后换上另一幅图,
要求指出后者与前者有何区别。经常进行识别训练,记忆力也就能得到提
高。
三、掌握有效的记忆术
1、定位法
定位法即所谓传统记忆术,是将记忆项目与熟悉的地点位置相匹配,
使地点位置作为恢复各个项目的线索。
2、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当前的事物回忆另一事物,建立事物间的联系而进
行记忆的方法。人们对识记过的内容, 或多或少都会发生遗忘。尽管意识
上遗忘了, 但是, 进入潜意识层的记忆仍然会起作用。例如,小学生一时
回忆不起曾经识记过的内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充分借助联想努力追忆,如
认真地想想它的对立面是什么、 与它相近的内容有哪些、什么与它相似、
它同什么有关系等等。抓住了这几条线索, 就容易顺藤摸瓜, 记忆深处的
内容就会再现出来。
3、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是对抽象的材料赋予一定形象而进行记忆的方法。例如教
“灭”字, 教师把一个纸团点燃后放进杯子里, 并在杯子上盖一块铁板,
火就灭了。于是学生有了直观性,即“火”上加“一块板”就“灭”了。
4、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根据记忆的内容的读音,编成另一句读音相同的话,利
用二者之间音调相谐产生的联想来帮助记忆。比如,我国唐末的五代:梁、
唐、晋、汉、周,不仅难记,而且次序也容易颠倒。对此,我们不妨用谐音法,
以“良糖浸好酒”这与五个朝代谐音的语句来记忆,就能收到良好的记忆。
5、PQ4R法
目前最流行而取得公认的记忆技术是PQ4R法。PQ4R法的取名是预习
(Prepare)、提问(Question)、阅读(Read)、思考(Reflection)、复述
(Repeat)、复习(Review)6个步骤的英文缩写。
6、图表记忆法
图形、表格具有整齐、简单、明了、易于比较、易于分析、易于理解
的特点。因而,把记忆材料归纳为图形、表格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达到有
效的记忆。
7、概括记忆法
记忆材料时,删繁就简、择精选粹,概括出关键性内容进行记忆,有利于
提高记忆效率。比如,“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募役法’、‘农
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经概括提炼可记为:“一青二募三
农四方五保”。
四、掌握有效进行追忆的方法
1、在追忆时可以自觉地利用中介性的联想,也就是利用事物的多方面
联系去寻找线索。
2、可以利用再认来追忆,例如,忘掉了某个外文单词,就可以把自己
所熟悉的某些单词一个一个地读出,当读到有熟悉感时,就能立刻把它识
别出来。
3、在追忆时,常常会出现长时间努力追忆仍无结果,因而焦躁不安,
甚至无名起火的情形。应当稍微放松和冷静一下,然后再去追忆,这样往往
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记忆方法,如笔记法、抄写法、
交替法、并用法等等都是有效的记忆方法。至于如何根据记忆的材料和自
己记忆的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达到最佳效果,有赖
于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摸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