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结果怎么看
血栓弹力图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因此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指标有:①反应时间(γ)表示被检样品中尚无纤维蛋白形成。
②凝固时间(κ)表示被检样品中开始形成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坚固性。
③图中两侧曲线的最宽距离(ma)表示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
④血栓弹力图(ε),表示血栓的弹性的大小。
⑤最大凝固时间(m),表示凝固时间至最大振幅的时间。
目前血栓弹力图均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
正常值
一、先看CK样本的R值、MA值、K(α)值
⑴R值正常范围为5~10分钟;
⑵MA值正常范围为50~70mm;
MA<50mm显示低血小板功能,可通过补充血小板制剂纠正
MA>70mm显示血小板活性高,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⑶高MA值时,如果是服药病人,需关注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可通过血小板图检测了解服用ADP、AA诱导剂抑制血小板的情况。
当抑制率小于20%时不起效;在20%~50%起效不明显;在50%~75%起效;抑制率大于75%时较好抑制。
根据疗效进行加大剂量或更换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血小板图检测报告(PCI术后病人)
①如果血小板图ADP的MA值在31~47mm之间显示ADP诱导剂为较好抑制状态;当MA<31mm提示会有出血风险;
当MA>47mm会有血栓风险。
②CK的MA值超过65mm显示有血栓风险;
③A的MA值(纤维蛋白原的MA值)不能超过20mm,超过20mm提示纤维蛋白原活性强有血栓风险,并不是血小板活性高原因造成,这时即使血小板药物抑制较高仍然会存在血栓风险。
需要对纤维蛋白原进行处理,降低其活性。
三、肝素酶杯对比检测
将CK(普通检测)的R图形与CKH(肝素酶杯检测)的R值叠加。
①当R值无差异提示:没有肝素存在(或未起效);
②当CK的R值为CKH的R值的2~3倍且CK的R<20min,为肝素起效较好;
③当CK的R值为CKH的R值的3倍以上或CK的R>20min,提示有肝素存在且肝素过量,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直至中和完全。
血栓弹力图(TEG)参数:
1. 凝血反应时间(R,reaction time):指凝血系统启动到纤维蛋白凝块开始match形成的时间,反映了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参考范围为5~10分钟。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凝血因子的储备,类似于凝血常规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若R值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者受抗凝剂的影响,呈低凝状态,出血风险大,相反则提示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大。
2. 血液凝固时间(K):凝血开始至TEG描记图振幅达20mm所需的时间,参考范围为1~3分钟。
3. 凝固角(α):血凝块形成点到曲线最大弧度作水平线和切线的夹角,与K值共同反映纤维蛋白水平和部分血小板的功能,参考范围为53°~72°。
若K值延长、α角缩小,提示纤维蛋白水平或功能低下,可补充冷沉淀纠正;相反则提示纤维蛋白水平或功能增强,需行降纤治疗。
4. 最大振幅(MA):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参考范围为50~70mm。
若MA值增大,提示血小板活性增高,相反则提示血小板活性低下,如有出血,可补充血小板纠正。
·
5. MA后30min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指MA确定后30min内血块消融的比例,反映纤溶状态,参考范围为0~75%。
若LY30增大,提示纤溶亢进。
6. 综合凝血指数(CI):是由R、K、α角及MA结合推算出,反映凝血的综合状态,参考范围为-3~3。
CI>3提示高凝,CI<-3提示低凝。
TEG具有什么优势?
常见的血液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INR)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只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
TEG测量全血,不仅可测量凝血因子功能,还可评估血小板功能,凝块强度和纤维蛋白溶解。
TEG有哪些临床应用?
1. 标准TEG,是最常见的测试,包括上述参数,反映相应的凝血功能改变。
2. 肝素酶TEG用于评估肝素相关的抗凝作为出血的原因。
它最常用于体外循环术,在患者因复发性凝血病(通常在到达ICU后不久)出现出血的情况下,肝素酶TEG可以帮助快速识别可以接受额外剂量的鱼精蛋白治疗的患者。
在该测定中,标准TEG运行两次:一次仅使用患者的血液,另一次使用患者的血液加上添加的肝素酶。
如果这两个图几乎相同,则出血的原因与肝素反弹无关。
然而,如果与添加肝素酶的样本相关的R时间明显短于
未添加肝素酶的患者血液的R时间,则出血可能是由于肝素反弹并且应当对鱼精蛋白的施用有反应。
3. TEG血小板图旨在确定基于花生四烯酸(AA)或二磷酸腺苷(ADP)的药理学途径的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程度。
阿司匹林通过AA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而氯吡格雷通过ADP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
因此,该测试可用于确定患者因药物治疗而抗凝的程度。
在该测定中,使用患者的全血运行标准TEG。
然后,使用添加的AA或ADP的患者血液进行单独的测定。
使用数学公式减去纤维蛋白对MA的贡献,就可以分别确定MA(AA)和MA (ADP)。
患者的全血结果与AA / ADP添加结果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抑制百分比。
注意事项
避免人为因素对图形的影响。
常见的人为因素有以下几种:
(1)操作不慎:
①盛血杯未放到反应池底部,造成图形头部混乱。
纠正方法:将盛血杯放入反应池后向下按紧。
②开始时未松开调节螺丝,造成图形无头。
纠正方法:记好螺丝的开关方向,血及石蜡油放好后立即松开螺丝。
③关机时画笔停点距中线较远,再开机时画笔抖动剧烈,未描出r值。
纠正方法:画笔接近中线再关机。
④由于放入图纸过多将画笔抬起致使图形中间断裂。
纠正方法:放入图纸量需适中,以转动图纸时压纸板能自由活动为宜。
(2)由于盛血杯不干净:内有未洗净的石蜡油等造成图形一侧平直。
纠正方法:盛血杯及小圆柱体需用硫酸钡彻底洗净、擦干。
(3)由于震动:
①机器工作时突然一次震动使r值未成直线(或有小毛刺)。
②震动使图形凹一块。
③一定频率震动(楼上电钻钻孔)造成图形边缘锯齿状。
纠正方法:避免任何因素的大小震动,机器需放在平稳、固定的台面上。
(4)由于石蜡油量不够。
①未加石蜡油,图形出现鱼翅状。
②石蜡油量少,造成图形畸形。
纠正方法:石蜡油需盖满盛血杯口。
(5)由于机器故障。
描图笔一端和图纸接触好,另一端接触不良,造成图形毛刺。
纠正方法:请有关人员检修仪器。
检查过程
(1)自然全血法:静脉血取出后立即放入盛血杯内测定。
(2)全血复钙法:38g/L柠檬酸钠抗凝血(血∶抗凝剂=9∶1)0.6ml放入塑料试管或涂硅试管中,再加入12.9g/L的CaCl2液0.4ml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l 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3)血浆复钙法:将38g/L柠檬酸钠抗凝血以1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0.4ml和等量的12.9g/LCaCl2液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l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不宜人群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