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与网络的广泛使用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需求变得巨大,互联网用户对网络游戏业务的需求迅速攀升。
各类厂商纷纷利用自身固有优势,大规模地介入网络游戏市场。
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出口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业界的重视。
网民的迅速增长同时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游戏市场,网游以其技术含量极高而能源消耗极低的特性成为利润巨大的新兴产业。
二、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1、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2007年之后的民族网游,除了重新占领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开始走出国门,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达到1.09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3.9%。
到2010年,中国国产游戏产品的出口规模较2009年继续加快,海外市场收入近2.3亿元,较2009年增长116%,出口游戏数量超过100款。
中国的网络游戏巨头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包括《剑侠情缘》(金山)、《征途》(巨人)、《赤壁》(完美时空)等国产游戏,已经在海外运营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国的民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国际网络游戏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也成为世界新兴游戏大国之一。
2013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主要表现在:第一,出口总额继续高速增长;第二,出口产品数量增多;第三,出口范围进一步扩大,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移动游戏和网页成为海外出口的新锐力量;第二,客户端网络游戏持续增长;第三,更多企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授权出口模式,开始尝试多种模式。
提高了海外收益。
未来几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移动游戏的巨大全球市场前景是这种增长势头的主要支撑点。
2、中国网游出口主要运营商
完美世界,金山,网龙,盛大,蓝港,麒麟等。
由于数据时效性原因,未查到最新市场份额
的数据。
3、重点出口网游类型
(1)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目前收入与玩家数量最大的游戏类型,80%以上出口网游以MMORPG为主。
(2)休闲游戏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类型,操作简单,占用时间少。
在文化差异上更容易被外国玩家接受,未来几年,休闲游戏将会逐渐扩大其出口网游的比重。
4、网游出口方式
(1)版权贸易
版权贸易是目前游戏主要的出口方式,这种形式是与国外的游戏运营商签署代理合作协议,游戏出口方提供开发好的游戏产品,并参与后期的技术层面运营维护和版本升级的一种出口形式。
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收入且投入成本较少,但不利于对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2)联合运营
即除了版权交易,游戏出口方参与游戏运营工作。
但收益受当地影响大,不稳定。
(3)独立运营
即在海外设子公司独立运营。
投入成本高,前期营销资金也大,少数公司使用。
5、网游主要出口国
第一类:东南亚国家,51.2%市场份额
第二类:欧美国家,28.3%市场份额
第三类:日韩国家,14.4%市场份额
第四类:其他(非洲,澳洲等地) 6.1%市场份额
从用户的消费行为来看,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网络游戏玩家的ARPU值是递减的,在游戏方面的花费,相对较少。
从用户对游戏类型的偏好角度看,欧美国家更倾向于3D游戏或者和西方文化相近的魔幻题材游戏。
从市场的成熟度来看,日韩的网络游戏市场相对比较成熟。
总体来说,欧美国家的较大的市场潜力、高ARPU值、开发商较强的议价能力,东南亚市场的庞大用户规模、游戏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和中国游戏市场的相似性都是吸引国内游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网游出口优势
1、出口巨头势头依旧强劲
中国的网络游戏巨头们,已经在海外运营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国的民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国际网络游戏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也成为世界新兴游戏大国之一。
2、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互联网游戏市场规模不断变大,用户人数持续增加,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健康。
3、中小企业海外业务成长迅速
不同于多年来完美世界在网游出口方面的独领风骚,今年海外市场却是热闹非凡。
从已经公布的Q3财报来看,中国网游企业海外市场总体发展势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四、中国网游出口所面临的问题
1、市场狭小
我国的国产网游出口规模虽然逐年增加,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国产网络游戏的市场局限在东南亚地区,仍未进入主流市场。
从2007年以来出口海外的28国产网游的情况来看,除少数进入了日本、韩国市场,但国产网络游戏海外的主战场仍在东南亚。
2、缺乏精品
2007年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出口数量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将占领海外市场看做游戏运营推广的重要一环。
但是大量的产品出口并不意味着受欢迎,国内一部分公司仅仅看重海外市场庞大的利润,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游戏的完成度和可玩性。
此外,即便是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国产网游,在画面制作,后台引擎支持,售后服务上仍与国外同行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在这一点上,单看我国网络游戏产品的国际代理费,就可以了解我国网游同国际上“精品”游戏之间的差距。
3、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同质化问题不单单存在于中国国产网络游戏中,这一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大游戏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网游业界几乎一致认为《魔兽世界》创造了MMORPG游戏的范本,此后的同类型游戏,都或多或少的有着模仿《魔兽世界》的因素在其中。
虽然这样做可以借已成功运营的产品,占领市场,规避风险。
但在玩家看来,如此之多的游戏,参与其中之后如同进行一个游戏,便失去新鲜感而感到无味。
如此一来,玩家的不断流失就成了必然。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国产网游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五、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市场拓展中的对策
1、鼓励创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中国网络游戏的现状,就必须鼓励创新。
网络游戏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原创性很强的产业,因此保证网络游戏内容的原创性和新颖性才是吸引玩家,占领市场的关键。
要对此进行改变,开发商应放低姿态,将游戏内容的决定权交给用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2、加强人才培养,为网络游戏的开发与运营注入新鲜血液
国产网络游戏要想真正占据世界主流市场,人才是一个最大的瓶颈。
高素质的人才才是网络游戏设计、开发工作的核心。
网络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作是电脑技术、程序设计、美术设计、文学、音乐等多个专业的分别创作的合集,因而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这使得业界对网络游戏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
为了避免网络游戏产业人才过度缺失而形成“真空”,也为了使我国的网络游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优势,针对现阶段人才缺乏的现状,政府与民间都必须重视起游戏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工作。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必须联手出击,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网络游戏从业人才。
同时,可以通过电子竞技发掘相关人才,各国实践证明,大多数“游戏高手”对于游戏的开发工作都颇具天赋。
对于我国的游戏人才培养,可以效仿欧美、韩国等国际网络游戏产业巨头,将电子竞技职业化,更深层次的从民间发掘人才,通过对这些职业化、半职业化的选手进行合理的培训,也可以使他们成为网络游戏开发工作中中坚力量。
3.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
政府要扶持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做好正确的舆论向导;其次,要加大对网络游戏产
业的财政投入,对于那些有潜力但是缺乏必要资本的开发商与公司,以及拥有优秀创意的公司,政府应当加强对其的关注;最后,政府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及合理监管是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做好监管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