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2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2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病因分类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的HA 3.生物因素 蛇毒、疟疾、黑热病等。 4.理化因素 ①大面积烧伤、血浆中渗透压改变;②苯肼、亚硝酸盐类等中毒。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第二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重点难点 熟悉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要点 了解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外周血涂片
破碎和畸形红细胞升高
红细胞寿命测定(51Cr标记) 缩短(临床较少应用)
*为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五、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筛查试验——外周血涂片
球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Howell-Jolly小体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
1.按发病和病情 ①急性溶血;②慢性溶血。 2.按溶血部位 ①血管内溶血;②血管外溶血。 3.按病因 ①红细胞自身异常(多为遗传性);②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多为获得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病因分类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生理情况下红细胞被破坏后的代谢
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发病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内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性贫血 (1)头痛、呕吐、高热; (2)腰背四肢酸痛; (3)血红蛋白尿; (4)面色苍白与黄疸; (5)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 2.慢性溶血性贫血 ①贫血;②黄疸;③肝脾肿大。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HA 1.膜的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酶的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等。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即血红蛋白病 (1)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地中海贫血。 (2)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第一节
概述
重点难点
掌握 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及其对临床 诊断的意义;急、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特点;血管内、 外溶血性贫血的特点
熟悉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分类
了解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一、定义
cabot环
红细胞碎片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六、诊断
1.确定HA的存在及溶血部位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有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2.确定HA的病因和类型 (1)家族史。 (2)实验室的特殊检查。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
作者 : 高素君
单位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第三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第四节 血红蛋白病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六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五、实验室检查
筛查试验 (确定是否存在溶血及溶血部位)
①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 ②红系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特殊检查 (确立病因和鉴别诊断)
各种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检查 (详见各论)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二、分类——病因分类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的HA 1.免疫性因素 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②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症;血型不合的输 血反应。 2.血管性 ①微血管病性HA :DIC、TTP/HUS等;②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③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如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七、治疗
1.病因治疗 针对HA发病机制的治疗。 2.对症治疗 针对贫血及HA引起的并发症等的治疗。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本章小结
1.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所引 起的贫血。 2.按发病及病情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按溶血的部位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 外溶血;按病因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除阵 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外红细胞自身异常都是先天性的。 3.贫血、黄疸和脾肿大是慢性血管外溶血的特征,出现血红蛋白尿提示血管内溶 血。 4.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步骤: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部位及病因。
1.溶血(hemolysis) 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2.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 3.溶血状态(hemolytic state) 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无贫血,称为溶血状态。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五、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 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
红系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胆红素代谢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血清结合珠蛋白* 尿血红蛋白* 尿含铁血黄素*
血游离胆红素升高
尿胆原升高 尿胆红素阴性 升高 降低 阳性 阳性
网织红细胞计数 升高
外周血涂片 骨髓检查
可见有核红细胞 红系增生旺盛 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