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罗伯津斯基定理
2.最佳关税
3.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4.进口替代战略
5.多哈回合谈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
A. 企业
B. 居民
C. 家庭
D. 国家
2.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
A. 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 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C. 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 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3.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C.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D.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4.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D、A B.C、B
C.A、D D.B、C
5.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
A.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B.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C.本国出口A 产品、B 产品
D.本国进口A 产品、B 产品
6.重叠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 B.波斯纳
C.弗农 D.克拉维斯
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试图从什么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特征?()
A.技术差距 B.技术变化
C.需求结构 D.收入水平
8.不能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9.以下属于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的是()
A. 假设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
B. 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
C. 假设厂商行为模式是合作型的
D. 假设厂商行为模式是勾结型的
10.以下关于有效保护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大于中间投入品的名义关税,则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大于其名义税率
B.如果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等于中间投入品的名义关税,则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等于其名义税率
C.在最终产品进口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投入品关税不断提高,有效保护率不断下降
D.要提高对某项行业的保护程度,可以通过提高中间投入品进口税率的方法来实现
11.征收进口关税对生产者来说()
A.生产者剩余减少 B.生产者剩余不变
C.生产者剩余增加 D.生产者的产品价格将下降
12.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以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
这种倾销行为属于()A.偶发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季节性倾销
13.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 )
A.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大于额外收益
B.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小于额外收益
C.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等于额外收益
D.进口国所征收的关税使本国福利水平达到最小
14.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禁止性关税
C.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D.禁止性关税以上
15.下列不属于贸易保护学说的理论是()
A.最佳关税论 B.国防论
C.幼稚工业理论 D.资源禀赋论
16.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经济联盟
C.共同市场 D.自由贸易区
17.以下属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南方共共同市场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盟
18.我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 )
A.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B.中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C.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D.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19.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是( ) A.博熬亚洲论坛 B.上海合作组织
C.北京合作组织 D.深圳合作组织
2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进行几轮多边贸易谈判?其最后一轮谈判是( )
A.9轮,多哈回合 B.9轮,乌拉圭回合
C.8轮,乌拉圭回合 D.8轮,多哈回合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
1.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C.指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
D.用相互需求解释自由贸易条件下均衡国际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
E.提出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为限
2.以下对重叠需求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国之间的贸易流向与规模由两国需求偏好与收入水平相似的程度决定
B.该理论主要适用于解释工业产品或制成品的贸易
C.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悬殊,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小,两国间贸易空间也就越小
D.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小,两国间贸易空间也就越小
E.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悬殊,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间贸易空间也就越大
3.以下关于要素禀赋理论与重叠需求理论异同的描述正确的有()
A.要素禀赋理论主张自由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主张贸易保护
B.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
C.重叠需求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
D.要素禀赋理论主要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E.重叠需求理论主要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4.以下例子中,哪些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
A.美国印第安纳州艾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管乐器
B.欧洲惟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西伦组装
C.金融业在纽约的聚集 D.高科技产业在硅谷的聚集
E. 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5.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以下关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
B.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时,表示一国在相关产品上只有出口或只有进口,其贸易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
C.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时,表示一国在相关产品上既出口又有进口,且进口量等于出口量,其贸易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
D.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接近1,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
E.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接近0,产业间贸易的比重越大
6.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大国,那么()
A.关税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承担
B.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
C.征收关税后的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前世界价格加上关税
D.征收关税后的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后世界价格加上关税
E.征收关税后的世界价格低于征收关税前的世界价格
7.形成持续性倾销的条件包括()
A.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B.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弹性不同
D.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弹性相同
E.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
8.下列属于贸易保护理论的有( )
A.最佳关税理论 B.幼稚产业理论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重叠需求理论
E.资源禀赋理论
9.假设有A、B、C三个国家,以A国为讨论对象,以下关于关税同盟福利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明显
B.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
C.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大
D.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E.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大
10.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的特点有()
A.丰富的国内资源 B.国内资源贫乏
C.较大的国内市场 D.国内市场狭小
E.劳动力价格低廉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假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1公斤毛线价格20元,羊毛投入15元.
(1)什么是名义保护率?什么是有效保护率?
(2)假设毛线的进口关税为10%,当羊毛的名义税率分别为0%、5%、10%、15%、20%,毛线的有效保护率分别是多少?
2.什么是出口补贴?以大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3.贸易创造的含义是什么?贸易转移的含义是什么?以小国为例,试画图分析关税同盟(由低效率国家组成)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福利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