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兴趣教学切入点

初中物理兴趣教学切入点

浅谈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切入点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以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和研究性等特点。

由于初中生不擅长抽象思维,因此,常常感到物理学习困难,听不懂,学习成绩不理想。

这也是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头疼的问题。

为此,我们一定要扭转学生对物理的偏见,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

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找出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双边互动的基础上,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学生的参与。

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互动中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绝不能居高临下,用权威的面孔说教,认为自己是老师,学生就要无条件服从自己,这样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自我意识强烈,有主见,教师一味批评、斥责,甚至体罚,会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敌视心理,在学习上故意唱反调,使师生关系恶劣。

学生因为对教师不感兴趣以致对其所教的学科不重视,没兴趣学习。

由此看来,教师只有发扬民主、平等的作风,才能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不要把自己看作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而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兴
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当然,这并非要排斥批评的功能,对他们的缺点听之任之。

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同样是出于爱护。

因而采取批评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

既要让学生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更要让他们能知错就改,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是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爱。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在平等的相处下,互相理解和信任,感情融洽,学生才会喜欢教师,在学习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语言表达效果感染学生
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巧妙地运用语言,学会说话的技巧十分重要。

尤其是物理这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对死板、直白的讲解感到难以听懂,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而对生动的讲解更能引起高度的注意,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的感染力来给予学生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

1.趣味性的语言。

语言的趣味性是语言艺术的技巧性问题。

教学方法就是通过语言的刺激,在学生的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印象,以激起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2.启发性的语言。

启发性的语言能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学会思考和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来传授知识,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使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得出结论。

或者,教师用问题启发学生。

问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
作用,给学生常态的思维一个冲击,推动学生不断探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入丰富的情感。

没有情感的说教是苍白的,教育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教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学生的听课情绪有着直接影响。

其中包括,表达教学内容的自然情感;对学生的期望情感;对事业热爱的一种体现。

实践证明,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4.语言表达要精炼。

教师讲解不能拖泥带水,重复解释,这样会在影响一节课教学进度的同时,使学生会丧失听课的耐心,感到厌烦,注意力分散。

因此,教师讲解要做到针对要害,没有废话,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决定重点讲解和非重点知识,尽量用较少的语言清晰的表达教学思路。

5.语言要有节奏感。

声调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同时配合面部表情、手势,让讲解更加有声有色。

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气氛活泼,不死板,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三、通过道德教育触动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进取心。

比如,在讲课过程中,客观地讲述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在物理学史中的地位,激发他们对民族的自信心。

教师还要正确地指出我国现在科学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此鼓励并引导学生为中华之崛
起而努力学习,激发其自身责任感。

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新颖的、奇特的、生动的、惊险的和富有悬念的实验有利于学生萌发热爱物理学的情感,产生好奇心。

比如,在介绍浮力时,用乒乓球演示,把乒乓球放在瓶中,然后往瓶中加水,可以看到浸在水中的乒乓球虽然排开一定量的水,但并不上浮。

用手堵住瓶口,或用瓶盖将瓶口盖上,让从狭缝流出的水聚集在乒乓球底部,乒乓球很快就浮出水面。

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教师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成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五、介绍物理历史趣闻
尽管科学自身是严肃的,但是讲课的本身是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因此,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入手,促进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科学历史的趣闻,再讲述一些相关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牛顿发明万有引力的故事等,丰富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会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已成为教学公认的定律。

我们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全面、深入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找准兴趣教学的切入点,从多方面去寻找兴趣的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学习物理的乐趣。

【责编张景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