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教学设计
问:同学们,快看,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为什么说翠鸟在搭船呢?(读最后一自然段)(因为翠鸟在搭着作者的船捕鱼;因为作者把翠鸟当成了旅途的新朋友,新朋友来搭船了。)
3.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的这次旅行平常吗?为什么?(平常:因为他肯定经常都到外祖父家去;不平常:因为他遇到了翠鸟。)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
师:是啊,美丽的翠鸟给作者的旅途平添了一分乐趣,作者是怎样发现的?(细致观察)
师:你们说的非常正确,正是由于作者的细致观察,才发现了搭船捕鱼的翠鸟,体会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板书“细致观察”、“搭船捕鱼”、“和谐相处”)
2.拓展延伸
(1)佳句欣赏和佳作推荐。
导:只要我们能留心观察,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小学语文三年级
阅读教学优质教学设计
册别
三年级上册
课 题
《搭船的鸟》
课型
阅读教学
设计者
教学目标1.感悟翠鸟的外貌美和 Nhomakorabea作敏捷。
2.通过阅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3.感悟细致观察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感悟细致观察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2.生看翠鸟捕鱼视频,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景象。
过渡:作者又观察到了什么呢?
3.从文中找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相关语句,用笔圈出表示动作的字。
(第四自然段)
4.课件显示表示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字。
师:短短十多秒中的时间,作者居然观察到了翠鸟的五个动作,并把它描写出来,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生活的有心人啊!
1.生找相关语句,教师归纳,课件出示:翠绿的羽毛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
2.引导理解将翠鸟和鹦鹉进行对比的写法。
师:作者仅仅只写了翠鸟本身的样子吗?
(生:不是,作者还将鹦鹉和翠鸟作对比,体现了翠鸟的美)
3.教师引读:看到这样一只拥有翠绿的羽毛,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的翠鸟,作者说它是一只(生)这是一只“彩色的小鸟”。
难点: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文纸
课堂模式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初查预学 提出问题
一、巧设情境,引课揭题
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跟着作者,搭上了去外祖父家的船,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搭船的鸟或翠鸟)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导学自读,整体感知
1.教师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对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翠鸟捕鱼的动作进行了观察。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为什么?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佳作推荐:《翠鸟》菁莽
(2)拓展作业:完成观察记录单。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回顾翠鸟,进而加深写作方法的渗透。
点明作者的写作来源于作者平时的细致观察。
板书设计:
搭 外貌美丽 搭船捕鱼
船 羽毛翠绿 动作敏捷
的 翅膀蓝色 和谐相处
鸟 长嘴红色
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美丽的小鸟、动作敏捷的小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共学交流 悟情悟法
三、细读品味,交流点拨
(一)、品味翠鸟的外貌美
师:刚才有同学说它是一只外貌美丽的小鸟,那么它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对小鸟的哪些部位进行了观察,发现了什么呢?
5.理解用“一下子”表现翠鸟的动作敏捷。
师:还有哪个词最能表现翠鸟的动作敏捷呢?(一下子)“一下子”的意思是什么呢?(一瞬间、一转眼、一眨眼)
5.指导朗读,再次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6.课堂小练笔:描写某种动物的动作特点。
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结合法,找关键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来描述翠鸟,巧妙实现了文本学习的内化过程。
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多么美丽啊!”
4.指导朗读。
师:你想把翠鸟介绍给大家吗?(抽生读)
师:读了描写翠鸟外貌的语句,你想发出怎样的感叹?(这真是一只外貌美丽的小鸟!)
5.小结:是啊,这真是一只外貌美丽的小鸟,能发现翠鸟外貌的美丽,都是作者细致观察的功劳。
(二)品味翠鸟的动作敏捷
1.师谈话:作者不仅对翠鸟的外貌进行了观察,也对翠鸟的捕鱼时的动作进行了观察?你想看看翠鸟捕鱼的动作吗?(想)我们一起看看翠鸟捕鱼的视频,大家也要学作者仔细观察,并用几句话描述翠鸟的动作。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借助直观的媒体课件及视频的呈现,更进一步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翠鸟的动作敏捷写地淋漓尽致的,进而迁移到写其它动物的动作特点中来。
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填空练习,回顾课文内容
师引:这只翠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让我们用填空的方式来回顾一下。
2.体会作者细致观察的好处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