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课件


(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 ①地主占有_土__地___和农奴,公开出售农奴,甚至用农奴作为贷 款抵押。 ②农奴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后才耕种自己的份地,承担沉重 _赋__税___。 ③农奴受到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表现 ①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的__棉__纺__织__业__中出现了机器工厂。 ②俄国处于_工__场__手__工__业___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明显落后 于英法等国,__交__通__运__输__业__与英法等差得很远。 (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_自__由__劳__动__力___、工 业投资和国内市场。 (3)后果:废除_农__奴__制___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 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简述 1861 年俄国农 奴制改革 的历史背 景。
1.了解俄国农奴制发展的概况,俄国新思潮的 代表人物与主张、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重 点) 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束缚。(重点) 3.认识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社会背景。 (难点)

主题一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①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 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 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 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法律大全》
4.影响 (1)俄国的_国__际__地__位___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俄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__财__力__,激化了阶级矛盾。 (3)迫使亚历山大二世走上_自__上__而__下___的改革道路。 [深度点拨]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俄国 而言战败是必然的,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抗 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争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俄 国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史料二 ②19 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对比表
对比项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产量 26 万吨 385 万吨 1∶15
铁路里程 1 500 俄里 15 000 俄里 1∶10
◆①通过对饮食、住房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表明农奴的生 活恶劣。 ◆②在工业发展方面,19 世纪中叶的俄国远远落后于英国。
(1)根据史料一分析在农奴制下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 提示: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 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处境恶劣。 (2)根据史料二分析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示: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工业化进 程远远落后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俄国的农奴制与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改革的根本 原因 1.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的发展历程 ①开始形成: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_农__奴__制___开始形成。 ②正式确立:__1_7__世__纪___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③不断强化:18 世纪以后,包括__彼__得__一__世__在内的历代沙皇采 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④面临危机:19 世纪上半期,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越来越 多。
三、克里米亚战争——改革的直接原因 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 _国__内__矛__盾__。___ 2.经过 (1)1853 年,俄国侵入奥斯曼帝国,侵犯了_英__国___和法国在奥 斯曼帝国的利益。 (2)英、法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_同__盟__条__约___,派兵参战。 (3)英、法与俄在_塞__瓦__斯__托__波__尔___要塞展开激战。 3.结果:1855 年秋,俄国战败,1856 年双方签订和约。
1.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业落后,出现反对农奴制 和沙皇专制的新思潮。新思潮唤醒了俄国民众。 2.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 朽。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3.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这正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 景。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从政治前提来看:俄国实行的封建沙皇专制制度不利于资产 阶级获得政策支持,相反,专制统治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压制、 压榨着资产阶级。 (2)从资本条件来看: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 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有利 的资本条件。
[深度点拨] 19 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 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 展的障碍。废除农奴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二、新思潮的涌动——改革的社会基础 1.十二月党人起义 (1)原因:19 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非常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_农__奴__制___。 (3)时间:1825 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拓展点拨]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 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 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 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 影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92“学思之窗”,思考: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提示:因为俄国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 的制度,已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障碍,必然会被历史淘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 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2.知识分子的争论 (1)时间: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 (3)概况 ①__守__旧__派__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 行平缓的变革。 ②__改__革__派__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③__激__进__派__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