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戊戌变法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戊戌变法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学习西方”思想的发展
(1)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及“自 强”“求富”的口号 2、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冯桂芬、王 韬、郑观应、薛福成)
(1)加强国防,抵制列强侵略
(2)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进行“商战”
二、百日维新
1、百日新政(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1898年6月11-9月21日
(1)、诱因(直接原因):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洲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
(2)、准备: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
魏源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王韬
郑观应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酝酿中的变革
课程内容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 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青蛙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 的是清政府。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租借地或割占地 胶州湾 旅顺和大连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北和新 疆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日本
“新界”和威海卫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 亚当· 斯密《原富》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用进化论和资经济学说 宣扬““民权 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 论””。 专制的必要性。 民权思想动摇君 主专制的神圣性 和永恒性
特点
借西方思想来阐述 维新变法。
影响 维新思想
推动维新运动的 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 的基础,康有为称他 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世界之潮流: 变革旧制度
中国之困窘:
封建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发展资本主义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采 访 甲 午 战 争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 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 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
务运动的引导;实业救国)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 B、19世纪晚期产生了康梁思想
英国1832 年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德国统一与 宪法 1871年 法国共和制的确 立(1875年) 中国戊戌变法 1898年
台湾和澎湖列岛
长江流域
福建
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 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 (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创造条件; (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张謇
苏州的苏纶纱厂车间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一、大势所趋(十九世纪下半叶)
1、国际形势(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潮流)
(1)经济上:
欧美列强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2)政治上:
①欧美进行议会改革,民主政治扩大;②文官制度建立,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 度运行机制。
2、国内形势
(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的失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因素:列强经济入侵的刺激;洋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 王朝的落日 文明的落日· · · · · · 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 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日落紫禁城
戊戌变法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想一想:近代以来的有识之 士提出了哪些拯救中国的良方?
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
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
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 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时务学堂
国闻报 强学会
启发明智
组织力量
时务报
强学报
制造舆论
万木草堂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 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认为强学会宣讲自强之学很合他的心意,自愿捐 3000两银子入会,没想到遭“同会诸子摈斥”,被拒 之门外。 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 即将来临。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进行维新变法。
4、进行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 (1)内容: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性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 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3)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 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3)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发展君主立宪制度,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思考: 早期维新思想有什么不足,作用?
A、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B、没有付诸实践。
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3、维新思潮
康有为
代表作 思想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孔子传播西方政 治学说,宣传变法 的必要性。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 相结合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 大影响,梁启超称之 为“火山大喷火”
三、 士人干政
——维新变法由思想酝酿变为实际政治运动
1、公车上书: 开始标志
——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2、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成立学堂:
——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 谭嗣同、陈宝箴在湖南成立时务学堂
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