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土配方施肥量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量方法


有机肥最低用量的计算
有机肥最低用量=
土壤供N量
有机肥N含量%×(1-有机肥N利用率%)
原理:有机肥残留N量和当季土壤供N量相等的有机肥用量
例题:
冬小麦前三年平均产量800斤/亩,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 量400斤/亩,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供N 的4/5,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有机肥中等质 量,按最低用量在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碳铵、尿素、 氯化钾肥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
(22.5﹣10)﹣ 5333.3×0.6%×25% /60%×50% =(12.5 – 8)/0.3=15斤/亩 9.追肥中需尿素 (27- 12)×1/5 /46%×50% =13斤/亩
肥料含养量%×肥料养分利用率%
(二)参数研制与获取: 1.计划产量指标(目标产量)的确定 ⑴以地定产法(建立以地定产算式) 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
无肥区农作物产量 完全肥区农作物产量 ×100%
y
沈阳市玉米试验
依存 率%
x y
%=18.92+0.063x
r=0.8507※ n=21
x 无肥区产量
1.目标产量 800斤×(1+12%)=896斤≈900斤/亩
2.目标产量需养分量 N=900/100×3=27斤/亩 P2O5=900/100×1.25=11.25斤/亩 K2O=900/100×2.5=22.5斤/亩 3.土壤供养量 N=400/100×3=12斤/亩 P2O5=400/100×1.25=5斤/亩 K2O=400/100×2.5=10斤/亩
配方施肥技术 一、平衡施肥法(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 (一)计算公式: 1.斯坦福(Stanford)算式:
一季作物总吸收量 - 土壤供应量
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
施入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肥料供养量
土 壤供养量
低中 高


吸 收
随产量不同而不同


2.以产定肥算式:
计划产量需养量-土壤供养量 计划产量施肥量=
4.有机肥用量 有机肥用量=12/0.3%×(1-25%)=5333.3斤/亩 5.基肥中化肥需供N量 (27 - 12)×4/5 - 5333.3×0.3%×25%=12 - 4=8斤/亩 6.基肥中二铵用量
(11.25 – 5 )- 5333.3×0.15%×25% /46%×30% =(6.25 – 2)/0.138=30.8斤/亩 7.基肥中需碳铵量 (8 – 30.8×18%×50%)/17%×30%=(8 – 2.77)/0.051 =102.5斤/亩 8.基肥中需氯化钾量
附录八
3.土壤供应养分量
⑴在同一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设置肥料五项处理试验,以无肥区 产量计算土壤供养量
小麦三要素五项处理产量结果(斤/亩) 处理 CK PK NK NP NPK 产量 280 300 388 372 400
土壤供N量= 300 ×3=9斤/亩
100
土壤供P2O5量=388/100×1.25=4.85斤/亩
1000x 2690+5.99x
新乡潮土小麦:y=19.214010+x0.07x
以新乡为例,假设:
不施肥产量分别为280 斤;420斤;500斤, 目标产量分别为: 720.9斤;863.5斤; 921.8斤。
⑵以前三年平均产量确定(经验法) 在前三年平均产量基础上增产10~20%作为目标
产量,例:冬小麦 600斤×(1+20%)=720斤/亩 800斤×(1+15%)=920斤/亩 900斤×(1+10%)=990斤/亩 ⑶以水定产(略) ⑷以有机质含量定产(略)
土壤供N量=80×0.15×45%=5.4㎏/亩
土壤供P2O5量=20×0.15×75%=2.25㎏/亩 土壤供K2O量=140×0.15×65%=13 有机肥:测定值或概算
等级 优质 中等 劣质
全氮% 0.4以上
0.3 0.2
全磷% 0.25以上
0.15 0.1
y=
100 x
18.92+0.063 x
y:计划产量指标 X:无肥区产量
河南几种作物以地定产式:
豫东潮土小麦:y=
1000x 66.7+1.3x
豫西褐土小麦:y=
1000x 166+0.9x
安徽省冬小麦(80年代) 100x
y= 13.1 +0.118x
豫南小麦:y=
1000x 93+15x
豫南水稻:y=
全钾% 0.8以上
0.6 0.4
5.肥料利用率
通过试验、计算获得(间接法、直接法) 肥料利用率%=
施肥区作物地上部分某元素总量-无肥区作物地上部分该元素吸收总量 ×100%
所施肥料中该元素总量
肥料利用率%=
植株干重×植株N%×15N原子百分超 施入标志肥料量×标志肥N%×15N%
×100%
肥料当季利用率参考值
2.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 =
计划产量 ×形成100斤经济产量所需 100 养分量
例:小麦计划产量1000斤/亩,形成100斤麦籽需N3斤, P2O51.25斤,K2O2.5斤; 计划产量所需N= 1000 ×3=30斤/亩
100
计划产量所需P2O5=10×1.25=12.5斤/亩
计划产量所需K2O=10×2.5=25斤/亩
肥料品种 利用率% 肥料品种 利用率%
碳酸氢铵 30~35
过磷酸钙
25
氯化铵 45~50
钙镁磷肥
20
尿素
45~50
磷酸二铵 P30 N50
硝酸铵 50~55
氯化钾
50
硫酸铵 55~60
硫酸钾
50
有机肥:20~30%;复合肥中N、P、K略高于同类 单质肥或相当;人粪尿N;50~60%
肥料利用率变化规律: 1.土壤肥力越高,肥料利用率越低; 2.施肥量越大,肥料利用率越低; 3.灌溉条件越差,肥料利用率越低; 4.追肥高于基肥; 5.深施高于表施; 6.有机无机配合高于单施; 7.腐熟高于半腐熟; 8.粘土高于沙土;
土壤供K2O量=372/100×2.5=9.3斤/亩
⑵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
无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亩)×100% 土壤养分测定值(ppm) ×0.15
土壤供养量=土壤测定值(ppm)×0.15×有效养分系数
例: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ppm;速效磷:20ppm;速 效钾:140ppm;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速效磷:75%; 速效钾: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