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运用素材•梁思成1.世人评价;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他实际上被一种文化所化掉了,化到他的血液里了。
”2.主要成就;①毕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
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东北大学建筑系,撰写《中国建筑史》。
②和林徽因走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余个古建筑物,发现很多古建筑(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3.坎坷经历(取得成就的具体过程,论证以细节取胜);①保护日本古城1944年,盟军准备“地毯式轰炸”日本,梁思成受邀来到盟军司令部,在地图上标注需要保护的敌占区的古建筑。
交还地图时,他提出建议,希望保护另外两个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因为它们是古城,古建筑林立。
盟军最终听取了梁思成的建议。
在连连的炮火笼罩之下,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国内几乎只剩下了废墟,唯有这两个城市幸免于难。
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他的两个弟弟,在“淞沪会战”、保卫成都的硝烟中英年早逝。
盟军上校布朗森无法理解,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40多年后,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曾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了梁思成的义举。
日本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②在军用地图上标古建筑:1948年底,国民党当局试图迫使在北平的高校南迁。
梁思成正为北平城中大量的名胜古迹、古建筑群落的命运担忧时,共产党派人委托梁思成把有重要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使之避开炮火,并表示,宁可付出流血牺牲代价,也要尽最大可能保全古建筑一砖一瓦。
梁思成毅然做出了留在清华大学等待解放军到来的选择,拒绝了国民党派飞机接他到台湾的邀请。
梁思成率领清华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及中国建筑研究所人员一起动手,编写《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发给各路解放大军“供人民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保护文物之用。
”。
不仅在解放各个城市、地方时避免了不少盲目的破坏,而且对解放初期开展古建筑调查、保护、研究工作也提供了指导,它可以称为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
③殚精竭虑守护北平古城文化血脉极力反对苏联权威专家的改造北京旧城建新城建议,与北京副市长吴晗发生激烈争吵。
1957年反右运动如火如荼时,梁思成仍不顾风险向总理进言……尽管遭受种种磨难、不公,梁思成还是于59年加入中共。
当政治运动愈演愈烈,他也不愿逃离中国,他说:“我宁愿作为一个右派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
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思成就针对北京市区规划提出,将北京的行政中心建到老城之外,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但这一方案很快被否决。
批判者说,梁思成是为古而古,妄图将北京老城当做一个博物馆保存起来。
对此,梁思成曾对当时北京市的一位负责人直言:“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梁先生不是为古而古,而是与城市的现代化联系起来的。
梁思成当年躺在病床上预言:这个城市还没有长大,现在只会得一些伤风感冒的小毛病,但我已经看出,他将来会心肌梗塞,得高血压。
④卢沟桥事变后,生活陷入困境,梁思成的健康状况也日益恶化。
由于长期低头伏案画图颈椎受损,他就用花瓶拖着下巴,继续创作。
4.终极目标;5.人格魅力/精神境界;行走中国,穷且益坚;以德报怨,用理性战胜仇恨;坚持真理,心碎倾城。
6.我的感悟(至少一点)。
古建筑和文物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人类有共同保护的责任。
爱是没有国界的。
当爱心融进了智慧和情感,它就会超越恩怨和时空。
这种爱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爱。
梁思成用他博大的包容,书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传奇。
硝烟散尽,隆隆的炮声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仍然难以愈合。
然而幸运的是京都和奈良躲过了那场浩劫,两座千年古都,依然是生机勃发。
时至今日,多处古建筑群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
让日本人引以为豪,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观光览胜。
当人们漫步古都,徜徉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为人类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之时,不会忘了60多年前的那个中国学者。
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大师的远见和胸襟令人钦佩,日本人尤其心存感激,都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
后来梁从诫赴日本演讲,谈起此事,眼眶湿润的说道:“父亲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亲人都牺牲在抗日前线。
”台下鸦雀无声,无不悚然动容。
如果说这是两个人的战争,胜负其实早已分晓。
【佳作推荐】适合话题:1.见证:二战后期梁思成为保护日本奈良古迹,多方奔走呼号,终于使盟军放弃对这座古城的轰炸〔以上引述〕。
人类文明遗产是人类文明延续和进步的历史见证,但是,人类的浩劫和连绵的战争总是让这些财富置于被毁灭的边缘。
当我们看到奈良风景依旧时,我们为梁思成先生的博大情怀而深深震撼,因为在整个民族同仇敌忾的愤激氛围中,他能超越民族情感,以一个学者的冷静和理性,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保留下了这块历史的印记。
(09山东)2.不要轻易说“不”:50多年前,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北京古城,如杜鹃啼血,奔走呼号,结果是无可奈何城毁去〔以上引述〕。
梁思成在国人盲目热情中,在与“当权势力”顶撞中,一句“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断喝,凸显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现实中不随流俗,始终保持公正的学术立场,保持对历史、社会的人道关怀的操守和自觉〔以上扣题分析〕。
(08广东)3.心灵的选择:当亲人死于炮火,当祖国受到蹂躏,梁思成对美军即将开始的敌国本土轰炸,完全可以选择置身事外。
但是梁思成出以中国传统的仁爱之心、大度之气,选择了以德报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鉴真大师颇为赞赏的一句偈语,1200多年后,梁思成的义举无疑是对这句偈语的最佳诠释。
爱是没有国界的。
当爱心融进了智慧和情感,它就会超越恩怨和时空。
梁思成用他博大的包容,书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传奇。
(03全国) 4.铭记:50年前,作为一个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为保留古都北京奔走呼号,旧城保护不成,退而求其末——保留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走在今日的北京城,也许你会在某一处的雕梁画栋前流连忘返,合影留念,是因为你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脚步曾在这里驻足。
当历史的风烟散尽,人们再回忆起这位中国建筑史上真正的建筑大师文化大师时,仿佛看见了人间四月天。
那是一句爱的赞颂,为所有真实美好的情感,为那曾经的懂得。
即使它已无形可循,却在空气中四处弥散。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07山东)5.绿叶对根的情谊:1948年,对正在美国讲学的梁思成来说,面临着后半生两种迥然不同的抉择:一边是美国极为优裕的生活,一边是贫穷落后的百废待兴的故土。
而梁思成异常自信地说:“我还是回去为中国的建设出力吧!”当绿叶离开根后,感情就变做对根的思念;游子远离故国时,赤子之心总为故国魂牵梦绕。
当历史的风烟散尽,我依稀看见了梁思成跪地不起,抚墙痛哭的身影;又仿佛看见林徽音与北京市长吴晗争执时的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09浙江)6.弯道超越:梁思成一生71个春秋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以至最后抱憾而终。
后半生的失意和受到的迫害是他人生中的弯道,行走在弯道中,我们不曾感觉到怨天尤人或者刻薄厌世,坎坷的遭遇反而使他的人性更加温暖而充满关怀。
如果没有他坚决而睿智地拨开积沉千年的历史迷雾,中国建筑学还不知要在黑暗中等待多少岁月:如果没有他竭尽全力呼吁对文物古建筑加以重视和保护,还不知有多少珍贵的人类遗产毁于一旦。
梁思成出以维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博大胸怀完成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超越。
(09安徽)给文化留一份敬重(人民时评)高云才《人民日报》( 2009年7月16日 06 版)在追求现代居住方式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手下留情,为守护古城文化血脉殚精竭虑的故人,留下一份感激和敬重,留下一隅可供追忆的空间?近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故居因建设方“不知”而被拆,实在令人心痛。
好在梁林故居只是部分损毁,损失虽然不小,但原貌还残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京规划委的现场叫停,让人心痛稍微得到缓解。
梁林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从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照片看,这座有着浓厚老北京四合院风格的院落,朴素中透着凝重,传统中透着自然。
时过境迁,梁林故居院内的垂花门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建起了一座三层小楼,院内的东厢房后来也被拆除,现在的梁林故居已经是残缺不全了。
今年5月,有关部门的拆迁通告贴在了24号院的西墙上:一家房地产公司依法取得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对24号院实施拆迁。
梁思成夫妇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曾参与我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在北京城解放的过程中,梁思成亲手圈点城内文化古迹,为保护古城文物瑰宝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保护老北京而奔走呼号。
或许是造化弄人,木匠是做板凳的人,却因受穷而不能拥有板凳。
建筑学家的故居却因后来者“不知”而遭到拆迁。
若当真泉下有知,梁林肯定非常痛心。
梁思成一心一意学建筑梁思成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宾大有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建筑系的教授也很有名,而梁思成沉迷于看书画图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中国同学相约出外郊游,梁思成仍在画图,同学们与林徽因(当时二人正相恋)打赌,问她是否能请得动梁思成一同出游。
林徽因特意换了身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
梁思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林徽因好几次想打断他,最后林徽因硬着头皮跟他说:“跟我一起去郊游吧,我都跟人打过赌了,你不去太不给我面子了。
”梁思成却说:“你跟他们去玩吧,我还要画图。
”林徽因只好失望地一个人走了。
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从中也可看出梁思成对建筑的追求。
分析:自古有大成就者,无不用功专一。
大建筑学家梁思成面对心爱女子的盛情相邀,也果断拒绝,可见其用功之专一。
话题:“成功与专一”“意志”“老伙伴”梁思成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在即,众多学子重聚清华园,回忆当年的生活,回忆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