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诗》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诗,首先献给母亲,因为对母亲的爱体会最深。
本单元所选的几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练、意境深邃,其中最能让学生体会深刻并产生共鸣的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因此本教学设计从献给母亲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感性的认识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写诗的兴趣。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主要通过“写作引导”“初步品读”“拓展阅读”“试一试”等几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和创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二、写作引导
1、老师深情地朗读:
“母亲”,人间最美好的词语,最甜蜜的呼唤!她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像种子隐藏在地心里。
当我们极度孤苦无助的时候,在我们无比幸福欢乐的时刻,不经意地,她会从我们嘴里蹦出,就像芳香在晴空里或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中散发那般自然。
“母亲”,人间最庄严、最圣洁的称呼!她意味着哺育的责任和爱的义务。
譬如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热量哺育大地,用自己的光芒照彻大地,用海浪和溪水的音乐温柔大地的梦乡。
“母亲”,人间爱的使者,美的化身!她饱含着希望、爱戴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
她是怜悯、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
她爱并被爱,她奉献爱的同时也传播爱的美德。
世界因此而美丽。
2、我们每一个人都沐浴在母爱的阳光里,享受温馨的同时,感激的情愫便自然地漫上心头。
母爱是如此美丽和高贵,我们怎样才能回报其万一呢?(学生谈回报母爱的种种方式)
明确:——爱,只有用爱来回报。
把心里爱的情怀抒写出来,让母亲看到一个懂事的、智慧的你,这该是多么令人兴奋!
3、那写什么呢?要说抒发情感最热烈、最直接的方式,非诗歌莫属了。
就让我们一起来写诗吧!愿激情洋溢的诗歌载去我们对母亲的爱和祝福,载去我们对母爱的景仰和赞美。
在母亲生日或者母亲节的时候,把自己的诗献给母亲。
4、写作提示:不要认为只有诗人才会写诗。
只要你有诗的情愫,用最简朴的语言,也能写出最精彩的诗歌来。
5、明确目的:当然,诗歌也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押韵、重章叠词、锤炼词语……但今天我们主要是体会诗歌的情感、想像。
三、初步品读
幻灯演示: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美丽的红色康乃馨,
孩子一声轻轻的祝福,
母亲一行灼灼的热泪。
母亲一行灼灼的热泪,
流进孩子未垦的心田,
孩子未垦的心田,
萌动了爱的新芽。
(选自《新语文写作》)
简评:母亲节、康乃馨、祝福语、懂事的孩子、感动的母亲,而母爱则隐藏在幕后。
诗歌开头用时间短语婉转地表示母亲节,不仅避免了语言直白的粗陋,而且阳光五月本身也给人佳节的温馨感觉;献给母亲的花,渲染了一片温馨的抒情氛围;诗末两行,仿佛能听到爱在滋长,比生命的乐曲更美妙。
四、拓展阅读(幻灯演示下面几首诗)
阅读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下面两首诗,仔细品味其中蕴藏的深厚感情。
2、思考:这两首咏母亲的诗,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首?
为什么?
3、挑出你最喜欢的一首或一句背诵下来。
母亲之歌
(俄)拉苏尔·加姆扎托夫母亲和母亲彼此相像,如山脉之间的重重海洋,
高山与高山彼此相仿,
我从碧空中向群山凝望。
层峦叠嶂依傍着雷雨,
越接近山巅岩壁越陡峭,
世上的山峰纵有万千,
没有一座比得上母亲崇高!
无论我欣喜或是悲伤,
你都是我可靠的山峰。
夜晚的星斗黎明的霞光,
妈妈,全都被你纳入心胸。
如今,我凝视四面八方,
到处都呈现你的形象。
你在百花盛开的大地,
你在波光万顷的海洋!
大地难包容你的慈祥,
天空容不下你的高尚,
妈妈,我真觉得奇怪,
你怎么能,怎么能走进,
那低矮狭小的木板房?!
(选自《中外抒情诗歌欣赏》)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选自《舒婷诗集》)
五、试一试(任选一题)
你是否也可以试着写写诗,因为你自己就是一首诗。
1、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那么,父亲节是哪一天,你知道吗?与温柔、甜蜜、慈祥的母爱相比,父爱具有怎样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哪些物与景?
——山?海?
——严厉?深沉?磅礴大气?
请回想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为你做的点滴小事,感受其中爱的内涵,写一首歌咏父爱的小诗,用漂亮的字体,精美的装帧,作为礼物祝贺父亲的生日或节日。
2、写一首歌咏老师的小诗。
【教学探讨】
初中生写诗可以培养发散思维,培养联想、想像等能力,而且可以展示优美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
在充分阅读示范诗歌的前提下从感性的角度去领悟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而不做太多的理论灌输,这样才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也更能激发其阅读和写作诗歌的兴趣。
⊙设计亮点
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真情地导入,在课的开始就营造一种诗的氛围,能让整个课堂和所有的语言都打上诗的烙印。
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用风格和深度不一的范文引导学生阅读,能符合更多学生的审美习惯。
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和方式。
⊙专家点评
对初中生进行诗歌创作的指导,这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不多见,而且也无定法。
本设计没有把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理论灌输给学生,主要是一种纯感性的认识和教育。
可以想像学生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约束的情形下文字的表达将是畅快淋漓的。
教师语言也相当诗化,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