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_混凝动力学

第三章_混凝动力学


5
3 4 2 5 7 1 8
6
h
9
10
图 6-9 泵前投加
1-溶解池;2-提升泵;3-溶液池;4-恒位箱;5-浮球阀; 6-投药苗嘴;7-水封箱;8-吸水管;9-水泵;10-压水管;
1 2 4 6 7 3 1 8 高压水 6 5
2
3
5 4
图 6-10 高位水箱溶液重力投加
1-溶解池;2-溶液池;3-提升泵;4-水封箱; 5-浮球阀;6-流量计;7-调节阀;8-压力水;
(1)泵前投加 :安全可靠,一般适用取水泵房距 水厂较近者,图中水封箱是为防止空气进入,见 图6-9。。 (2)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适用取水泵房距水厂 较远者,安全可靠,但溶液池位置较高,见图610。 (3)水射器投加: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溶液池 高度不会受太大限制,但效率低,易磨损,见图 6-11。 (4)泵投加:不必另设计量设备,适合混凝剂自 动控制系统,有利于药剂与水混合,见图6-12。
3.3.2 混凝剂投加
混凝剂投加设备包括计量设备、药液提升设备、投药箱、 必要的水封箱以及注入设备等。。 1.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有: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苗嘴;计量泵 等。 2.投加方式 按混凝剂的状态分固体投加(干投)和溶液投加(湿 投); 按混凝剂投加到原水中的位置有泵前投加和泵后投加; 在溶液投加中按药液加注到原水中的动力来源有重力投 加和压力投加之分。
• •

AL2(SO4)3 + 3H2O + 3CaO = 2AL(OH)3 + 3CaSO4 2FeCL3 + 3H2O + 3CaO = 2Fe(OH)3 + 3CaCL2
三、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 因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所以水中溶解盐类能 对混凝发生影响,由于 AL2(SO4)3 的水解产物都带 正电核,所以天然水中 Ca2+ 、Mg2+ 对混凝有利, 而水中某些阴离子如 Cl-,对混凝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这些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 粘土杂质,不同的水源粒经大小和级配、化学 组成、带电性能和吸附性能等,各不相同,因而即 使浊度相同,混凝性能也未必一样。一般而言,粒 经细小而均一者,混凝效果较差,粒经不同者于混 凝有利。颗粒浓度过低往往不利于混凝,人工投加 粘土或其它混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 •
五、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的影响 • 由于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其水解特性和 适用的水质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应根 据原水水质情况优化选用适当的混凝剂 种类。对于无机盐类混凝剂,要求形成 能有效压缩双电层或产生强烈点中和作 用的形态,对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 要求有适量的官能团和聚合结构,较大 的分子量。
六、混凝剂投加方式的影响 •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有干投和湿透两种。 硫酸铝以稀溶液形式投加更好,而三氯 化铁则以干投或浓溶液形式投加更好。 如果除投加混凝剂之外还投加助凝剂, 则各种药剂之间的投加先后顺序对混凝 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从铝盐和铁盐水解反应式可以看出,水解过程中不断产生的H+必然 导致水的 PH 值的下降,天然水中含有一定的碱度。

• •
HCO3- + H+ CO2 + H2O
当投药量较少,原水的碱度又较大时,由于水中的碳酸化合物的缓 冲作用,水的 PH 值略有降低,对混凝效果不会有大的影响。 当投药量较大,原水的碱度小时,水中的碱度已不足以中和水解产 生的酸时,水的PH将大幅度下降,以至将至最优混凝条件以下。这时便 不能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为了保持水的 PH 值在混凝过程中始终处于 最优范围内须向水中投加碱剂,既对水进行碱化。一般投加 CaO.
子单一;投资低,操作简单;控制精度较高。 缺点是投药量与流动电流很少相关。 透光率脉动法是利用光电原理检测絮凝聚 颗粒的变化,达到混凝在线连续控制的新技
• K——波兹曼常数,(1.38×10-16g.cm2/s2.k) • T——水的绝对温度,(K) • ——水的运动黏度, (cm2/s) • ——水的密度,(g/cm3) • 将(2)式代入(1)式

8 NP KTn 2 ……………………………. 3
(3)
• 故Np只与颗粒数量和水温有关,而与颗粒粒径无关。但当颗粒的粒径大 于1m,布朗运动消失。
3.特性参数法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复杂,在某种情况下、
某一特性参数是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这一因素的变化反映了混凝程度的变化。流 动电流检测器法和透光率脉动法属于特性参 数法。
流动电流是指胶体扩散层中反离子在外力
作用下随着流体流动而产生的电流。此电流
与胶体ξ电位有正相关关系。混凝后胶体ξ电
位变化反映了胶体脱稳程度。优点是控制因


• •
有人将颗粒浓度及脱稳程度等因素考虑进去,提出以 CVGT 或 aCVGT 值作为控制指标。
CV——水中颗粒体积浓度。 a——颗粒有效碰撞系数。 如果脱稳颗粒每次碰撞都可导致凝聚,则:a=1 ,而实际 a1 。 从理论上而言,采用 CVGT 或 aCVGT 值控制絮凝体效果自然更合理,但 具体数值至尽还无法确定,因而目前也只能从概念上加以理解或作为继 续研究的目标。
•第三章 混凝动力学
• 3.1 混凝动力学
• 推动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 一方面颗粒在水中的布朗运动,由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 粒碰撞聚集称“异向絮凝”。 • 另一方面在水力或机械搅拌下所造成的流体运动,由流 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称“同向絮凝”。
• 一、异向絮凝

假定颗粒为均匀球体,根据费克定律,可导出颗粒的碰撞速率:
期大量而又可靠的生产数据,才可运用数理统计
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生产的数学模型。适用特定原 水条件,水质仪表多,投资大。
2.现场模拟试验法 采用现场模拟装置来确定和控制投药量是
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模拟装置是斜管
沉淀器,过滤器或两者并用。原水浊度低时,
常用模拟过滤器,原水浊度高时可用斜管沉
淀器或过滤器串联使用。此法存在反馈滞后 现象,模拟装置与生产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与实验室相比,更接近实际情况。

• • • •
Np=8dDBn2…………………..(1)
Np_——单位体积中的颗粒在异向絮凝中碰撞速率;(l/cm3.s) n——颗粒数量浓度;(个/ cm3 ) d——颗粒直径;(cm) DB_——布朗运动扩散系数;(cm2/s)
• 扩散系数DB可用斯笃克斯—曼因斯坦公式表示: •
KT ……………………………….(2) DB 3d
• 水温低时 • 1. 混凝剂的水解速度慢,生成的絮凝体细而松,
强度小,不易沉淀。
• 2.水的粘度大,颗粒沉淀速度降低,而且颗粒之间
碰撞机会减少,影响了混凝效果。 • 3.水温低时,水中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减弱。
• 克服水温低效果差的措施:
• 1.增加混凝剂的投量,以改善颗粒之间的碰撞条件。 • 2.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或粘土以增加绒体重 量和强度,提高沉速。

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此处所指 的水利条件包括水力强度和作用时间两方面的因素。 混合阶段要使投入的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原水中, 这样混凝剂能均匀地在水中水解聚合并使胶体颗粒托 文凝聚,快速混合要求有快速而剧烈的水力或机械搅 拌作用,而且短时间内完成,一般在几秒或一分钟内 完成,一般不超过2分钟。 • 絮凝反应阶段,要求已脱稳的胶体颗粒通过异向 絮凝和同向絮凝的方式逐渐增大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 的絮凝体,因此絮凝反应阶段搅拌强度和水流速度应 随着絮凝体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避免已聚集的絮凝体 被打碎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同时,由于絮凝反应是 一个絮凝体逐渐增大的慢速过程,如果混凝反应后需 要絮凝体增长到足够大的颗粒尺寸通过沉淀去除,需 要保证一定的絮凝作用时间,如果混凝反应后是采用 气浮或直接过滤的工艺,则反应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七、水力条件的影响
3.3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
• 3.3.1混凝剂的配制 • 混凝剂的溶解 和溶液的配制
• 大中型水厂通常建造 混凝土溶解池并配置搅拌 装置,搅拌的目的在于加 速药剂溶解。搅拌装置有: 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搅拌、 水泵搅拌、水力搅拌等。 中小型水厂,常用自然

浸溶,压力水经穿孔管淋溶或冲溶。
• 二、水的pH值和碱度
• 1.水的pH值直接与水中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电位 有关,不同的pH值下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点位不 同,所需的混凝剂量也不同。 • 2.水的pH值对混凝剂的水解反应有显著影响,不同 的混凝剂的最佳水解反应所需的pH值范围不同,因 此,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也因混凝剂的种类 而异。 • 对一般的浑浊水,投硫酸铝的最佳pH范围为6.57.5。 • 三价铁盐混凝剂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最优pH值大 约在6.0-8.4之间。
图 6-11 水射器投加
1-溶液池;2-投药箱;3-漏斗; 4-水射器;5-压水管;6-高压水管
2
1
3
图 6-12 计量泵投加
1-溶液池;2-计量泵;3-压水管
3.3.3 混凝剂投加量自动控制
1.数学模拟法 对于某一特定水源,可根据水质、水量建立
数学模型,写出程序交计算机执行调控。采用数
学模型实行加药自动控制的关键是:必须要有前
3.2影响混凝的因素
•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较多也很复杂,但总体 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所 处理对象即原水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因素如水温、 水的pH值、水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性质等, 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即可以通过人为改变的一些 混凝条件如混凝剂的种类及投加方式、水利条件 等。
• 一、水温
• 三、混凝控制指标
• 在混合阶段,水中杂质颗粒微小,异向凝聚占主导地位,混合速度 快速剧烈,通常在10-30 S,最多不超过2分钟既告完成。搅拌强度按速 度梯度计,一般G=700-1000 S-1之内。在此阶段形成的颗粒较小。 在絮凝阶段,属同向絮凝,不仅与G值有关,还与絮凝时间T有关。 通常以G值和GT作为控制指标。G=20-70 S-1 范围内,GT=1×104 -1×105 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