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定义
1、DDDs(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一定时期某药DDDs=该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某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DDDs 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如何降低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避免超剂量用药;
2、减少不必要联合用药;
3、严格控制出院带药;
4、减少使用人数;减少使用天数;降低用药档次。
卫生部要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