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并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本课程教学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1、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理想和精神,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了解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掌握幼儿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儿童发展观、教育观、环境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

3、能初步学会运用现代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探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一般规律、方法;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在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情境中观察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技能;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设置相关活动的环境;初步具备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娱乐、节日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能力。

4、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初步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和课程计划;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并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5、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我激励,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一、教学内容和要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作用和任务。

2、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幼儿教育学。

(二)教学内容1、理解概念:什么是幼儿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2、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3、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1、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2、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临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理解概念:教育、幼儿教育(广义和狭义)(二)了解幼儿教育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三)了解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代表人物(四)学会总结归纳各个历史时期的幼儿教育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教育、幼儿教育(狭义和广义)(二)幼儿教育的意义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平等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生产的社会化带来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幼儿教育机构的诞生。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2、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1、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2、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八大原则;3、能运用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1、我国的教育目的(1)概念:教育目的(2)我国的教育方针2、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注意事项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2、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5、保教结合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8、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2、体、智、德、美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3、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全面和谐的发展观,培养素质;避免平均化、孤立化的发展观。

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对社会、个体的意义。

第二节幼儿体育1、概念:幼儿体育、体质、体格、体能、健康2、幼儿体育的目标:保护生命与健康、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幼儿身体,培养体育兴趣3、幼儿体育的内容: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4、体育活动的实施第三节幼儿智育1、概念:智育、幼儿智育、知识和智力的关系2、幼儿智育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粗浅知识、发展智力、口语表达能力。

3、幼儿智育的内容:(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2)培养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学习初步的知识和概念;(4)发展语言运用能力;4、智育的实施:(1)学习环境和和学习材料;(2)多样化的实践性活动;(3)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情景;(4)运用语言表述和归纳;第四节幼儿德育1、概念:幼儿德育(与中小学德育的区别)2、幼儿德育的目标:五爱教育、品德习惯、开朗性格3、幼儿德育的内容:爱的情感、交往能力和社会行为规范、个性品质4、幼儿德育的实施:热爱与尊重儿童、遵循德育的规律第五节幼儿美育1、概念:美育、幼儿美育2、幼儿美育的目标: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3、幼儿美育的内容: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感知和欣赏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4、幼儿美育的实施:美的生活环境、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教育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环境、2、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3、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4、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5、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教师1、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2、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劳动特点、角色特点3、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4、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事业心、健康的身心素质、多方面的能力素质5、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节幼儿1、幼儿的特性:幼儿是完整的人、幼儿是独特的人2、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地位:幼儿是教育的客体、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3、幼儿的发展:实践活动与幼儿的发展、早期教育与幼儿的发展第三节幼儿园环境1、幼儿园环境的涵义:狭义、广义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分类(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2、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幼儿园是特别的社会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自然的生态环境、社区是幼儿园围墙外的大社会环境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原则(2)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的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四、创设幼儿园环境应注意的问题1、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是环境的设计者、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引导者。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课程、素质2、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3、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指导方式4、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义、范围和内容、原则,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概述1、课程的含义(1)课程的内涵和外延(2)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等概念的区别2、课程的基本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2)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3)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4)是非义务教育课程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生活化特点、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1)教育目标的表述(与教育目标的分解的比较、表述)(2)制订目标的依据(3)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是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制订计划的依据、引导教育活动过程的方向、是评价教育活动的依据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知识与经验、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活动(2)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发挥各领域的教育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幼儿来说是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挑战性。

3、幼儿园课程的组织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1)分科课程(2)核心课程(3)活动课程(4)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年龄班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活动计划5、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1)直接教学活动与接受学习、间接教学活动与发现学习(2)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6、幼儿园课程的评价(1)评价的目的(2)整体范围和内容(3)评价的原则:改进与发展课程、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客观性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教学活动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3、掌握幼儿园教学方法,能根据活动内容正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6、尝试写一个幼儿园具体教学活动的教案,初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教与学的关系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1)生活性与启蒙性(2)活动性与参与性(3)游戏性与情境性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幼儿、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方法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积极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第三节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1、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2、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1)活动法:1、游戏法、2、实验法、3、操作练习法(2)直观法:1、观察法、2、演示和示范(3)口授法:1、谈话、讲解与讲述第四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1)类型:预演设计、现场设计、反思设计(2)活动计划的机构与书写要求:目标、准备、过程、延伸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1)科学运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方式(2)指导幼儿自主学习(3)组织形式多样化(4)教育内容的综合(5)将教育任务有机的渗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6)重视家园合作(7)研究教学行为第七章幼儿园游戏(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特点、教育作用、种类2、理解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3、理解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方法4、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