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篇目《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作者内容摘要: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
”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
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学习体会: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
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
所以,不如放下你外表虚荣的美丽,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相信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乐趣。
诵读篇目《百花》作者包利民内容摘要: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时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
事后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呀,怎么做得那么好呢?”乔丹说:“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能想到,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
”人们更是吃惊,难道只是在心里想也可以练好篮球?美国人曾做过一次实验:把一个班的男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20分钟,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第二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
第三组学生记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
如果投篮不中时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如下:第一组学生进球增加了24%;第二组毫无进步;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意象”实验。
学习体会:如果心里有了一个愿望或一个既定目标,并且你有强烈的创造想象欲望,从各个角度周密地考虑它,开动创造性机器,那么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离你很近。
当然不能只是想象,行动是必不可少的,想象只是努力的一部分。
只有你在深思熟虑之后,走向心中的目标,画在墙上的饼才会冒出缕缕香气!(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银潮》作者维廉.巴克莱内容摘要:当希腊文化开始侵入罗马帝国的时候,罗马政治家柯图那时年已80,决心修习希腊文。
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乐在70岁时还说:“上主让我再活10年,我想我会学画画。
”中国的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假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那时他已年近70。
音乐家莫扎特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成名很早,就在他的声誉如日中天的时候,仍然在学音乐理论和对位法。
加拿大前最高法院院长威廉爵士在90岁高龄时告诉人:“时间的群山那一边,还藏着许多最好的东西,等待我去学习。
”学习体会:因此一个人若是要生活得有劲,应该不断学习。
学无止境,永不太迟。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年轻人》作者佚名内容摘要: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
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了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
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
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可就是这么一闪念,引发了斐塞司博士的灵感,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
斐塞司博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学习体会: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明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今晚报》作者史春生内容摘要: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
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
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
”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
其实,如此低调,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有一则寓言,讲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
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
”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天。
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下来。
学习体会:让我们记住诗人鲁藜的见解: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班主任之友》作者匡兴洪内容摘要: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消磨时间,整晚手风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连输好几局之后,便开始烦躁起来。
当再一次看到必输的牌面时,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来。
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你到底还打不打牌?上天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
”艾森豪威尔从母亲朴素的话里听出了某种人生哲学,听出了拼搏的真谛,这让他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无论从军还是走入政界,他都会常常用“打好手中的牌”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眼前的失败和挫折,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不能左右的局面,看成是上天发给我们的一副牌,那么“打好手中的牌”就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了。
学习体会:“上天”有时很偏心,他发牌的时候,给个别人的是一副春风得意的牌,给大多数人的则是一副让人沮丧的牌,如果我们幸运地拿到了一副不错的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我们摊上了一副糟得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做强项,使结局相对好一些。
牌桌上不只我们一个人,只要把眼光改变一下,充分利用规则中有利于现有牌面的那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让牌局精彩起来。
走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默念一遍:精彩与否,关键在我!打好手中的牌!(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现代女报》作者李培东内容摘要:一艘货轮在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
船越来越远,孩子力气也快用完,实在游不动了。
放弃吧,他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
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学习体会: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今晚报》作者黄小平内容摘要: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在一次伏击战中,为使包围圈里的9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竟然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汤普森的举动让战友目瞪口呆。
事后,他受到美国军方调查。
几十年过去了,大概连汤普森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的这件事,竟使他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
前不久,美国一家公司曾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举公众心目中的20位英雄。
被选出的人中,不仅有已故的总统林肯、华盛顿等风云人物,竟然还有这位汤普森,而且得票很高。
他在“生活中的英雄”中位列第二。
学习体会:拂去历史的尘埃,穿过时间的隧道,汤普森当初的行为依然展示出他人性的芬芳。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上海家庭报》作者佚名内容摘要: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
一天,她带着5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
问明来意后,化学家要求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
他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
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他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
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学习体会: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一)“读”——教师诵读技能训练记录诵读篇目《羊城晚报》作者李阳波内容摘要:老鹰都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壁”上,生态学家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母鹰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
后来又衔了些枯草、羽毛或兽皮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孵蛋的窝。
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会“自我独立”的时候了。
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可是母鹰却很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着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
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习“独立”。
学习体会: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如果没有搅动,鲜美调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惟有辛勤地“搅动自己”,才能让内在的才华与能力全部呈现。
就像小鹰一样,母鹰无情地“搅动鸟巢”才逼得它必须独立展翅飞翔。
诵读篇目《青年博览》作者佚名内容摘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
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还是照做了。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