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瞬.间(shùn)痴.想(zhī)嶙峋..(līn xún)庸.(yōng)碌B.厄.运(â)雏.形(chú)玷.污(zhān)蹂.躏.(rïu lìn)C.伫.立(zhù)盘虬.(qiú)洗濯.(zhuï)啜.泣(chuî)D.迸.溅(bìng)缀.连(zhuì)泯.灭(mǐn)倔.强(jǖe jiàng)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格内。

(2分)A.小心翼翼头晕目炫擎天撼地肃然起敬B.忍峻不禁蜂围蝶阵灯红酒绿花枝招展C.怡然自得萃然长逝多姿多彩举世无双D.不可磨灭心旷神怡险象迭生获益非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B.他说活很幽默,经常说得人们贻笑大方....。

C.鸿蒙时期大自然移山倒海....造就山川风景的情景总使我遐想不已。

D.雏鸟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更喜欢它了。

5.下列选项是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B.于小刚长得像他爸爸,高个,圆脸。

C.“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6.下列文学常识配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流沙河—现代诗人—《理想》B.白居易—唐代大诗人—《钱塘湖春行》C.朱自清—现代作家—《济南的冬天》D.沈复—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闲情记趣》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1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曲径通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在外思乡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密切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们,上了中学,认识了不少新老师,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4分)示例: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9.同学们,独特而浓厚的班级文化,一定会让你倍感温馨与自豪,你想为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贡献怎样的智慧呢?请你提出一项建议或拟一则简短的班训(格言、诗句、成语等),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18分)【甲】《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乙】《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10.《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四书”之一,另外三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1.选出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诲女知之乎B.愿子还而视之C.吾日三省吾身 D.是知也1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4分)人不知而不愠.()其.恕乎()去而顾.之()比.三旦立于市()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臣请献一朝之贾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2分)15.乙段故事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2分)(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9分)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6.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1分)17.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2分)18.请找出选文中的比喻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19.参照文中划线句,倘若你身处温暖如春的济南,你又会想到什么呢?请你简要地描述。

(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13分)①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

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

这时华灯初上。

不知是恐惧还是A(xiūsâ),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②这时走过来一对夫妇,那穿着薄呢大衣的女人低头拉住我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小姑娘?”我大哭起来,告诉他们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

那女人随即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找找,好吗?”她又身拉起了我的手,我在黑暗中感觉着她手的温暖。

③原来我离家并不远。

那对善良的夫妇将我轻轻一送,就送到了我母亲的身边。

④我破涕为笑的时候,他们向我微笑一下,转身离去了。

夜色笼罩了他们修挺笔直的身影,我手心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⑤几十个寒冬酷暑过去了,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但他们留给我的温暖,仍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

⑥十几岁时的我常独自一个人去粮店买粮。

那一次,我努力将一袋粮背到我单薄的肩上。

可我却没有将它背上去。

咬着牙,较着劲,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差那么一点儿,我无望地站在这一袋粮食前。

⑦我决定再试一次,忽然粮袋顺利地上了肩。

我B(chàyì)地转过头,发现一双苍老而虬筋毕露的手正托住我的粮袋,一双同样苍老却充满爱的眼睛在亲切地注视着我。

给了我这一把力气的竟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老人。

那力气化作一股暖流汩汩地流进我的心里。

⑧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

突然听见“啪”的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

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娇娇,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

”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大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

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

⑨人的一生可能经历过许多喜怒哀乐,但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却可能是那一次次温暖轻柔的抚摸。

它就像那 C(páihuái)在你周围的微风和细雨,让你体味着人生的温暖。

⑩这温暖的感觉浸润我的心许久了,我常被它逼得扪心自问:你曾向迷路者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吗?你给了对你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别人所急需的一把力了吗?你能谅解和宽容那些无意中伤害了你的人吗?只要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存在,人生就会轻松多了。

能够给人以这种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更大些。

20.根据拼音写出文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3分)A.xiūsâ()B.chàyì()C.páihuái()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⑧段所叙述的事情。

(2分)22.给本文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2分)23.扣紧“浸润”和“逼”这两个词语,简要分析第⑩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分)24.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分)三、写作(50分)题目一:告别小学迈进中学的大门,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新的校园,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科……新的生活可能让你欣喜,可能让你烦忧,可能让你对未来满怀憧憬,也可能让你曾经茫然,……相信这些都曾给你的心灵留下了微妙的变化。

或许,回首往事,你心底还有些隐秘的体验;或许,展望未来,你构筑了一番宏伟蓝图,而这些想必你正想悄悄地向谁倾诉一番。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_____________真好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人,如老师、同学、亲人等;也可以是某种活动,如阅读、唱歌、登山等,或者其他词语也行。

要求:1.以上两个题目任选一题写作,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力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略(2分)抄写正确,书写工整给满分。

每抄错一个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抄写正确,书写潦草,酌情扣1—2分。

2.(2分)C A.痴.zhī应读chī嶙.līn应读lín B.玷.zhān应读diànD.迸.bìng应读bâng倔.jǖe应读juâ3.(4分)A.炫→眩B.峻→俊C.萃→猝D.非→匪(每个0.5分)4.(2分)B贻笑大方是指让内行见笑,根据语境可用“开怀大笑”。

5.(2分)D例句用的是比喻, A句是拟人,B句是表示比较,而非比喻,C句是引用,只有D也是用比喻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