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_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_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均分的性别差异进行独 立样本 检验,发现男生(76.35±8.15, =144)、女生 (74.75±8.05, =184)的人际信任度无显著性差异( =1.78, =0.16)。
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进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 子女的差异性进行独立样本 检验,发现独生子女 (75.66±8.36, =101)与非独生子女(75.36±8.03,
变量
人数( ) 人际信任度
是否被亲人或好友欺骗过

91 74.86 ± 7.96 -2.15 0.03

237 77.00 ± 8.38
是否被陌生人欺骗过

94 74.76 ± 8.07 -2.47 0.01

234 77.19 ± 8.03
2.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比较
2.2.1 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
2.2.2 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各因子差异比较。对实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各因
子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进行 检验,结
果见表 3。
表 3 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各因子差异比较(x ± s)
独生( =227) 非独生( =101)
实际家庭亲密度 70.87 ± 8.93 69.64 ± 7.50 1.21 0.2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 家庭亲密度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家庭适应 性是家庭体系随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 应改变的能力。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已对家庭亲密度 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多 是针对单方面的,或是单纯关于家庭亲密度的研究, 或是单从人际信任方面进行研究。有结果提示家庭 因素可能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之一[7],但是真正关
第 24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医学心理透视·
医学与社会 Medicine and Society
Vo1.24 No. 7
Jul. 2011
·75·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冯现刚 王 青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广州,510515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量表 FACES-Ⅱ中文版,从某大学随机抽取 350 名大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调查。结果:不同家庭亲密 度类型出身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 6.00, < 0.01);男生的实际家庭亲密度( = -2.07, < 0.05)、理想家 庭亲密度( = -4.07, < 0.001)、实际家庭适应性( = -2.87, < 0.01)、理想家庭适应性( = -2.77, < 0.01)显著性低于女生;实际 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性弱正相关 ( = 0.11, < 0.05);实际家庭亲密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呈显著性正相关( =0.71,
< 0.01);家庭亲密度不满意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呈负相关( = -0.34, < 0.01),而与其家庭适应性不满意度呈正相关( =0.70, < 0.01)。结论:家庭亲密度越高的大学生越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人际信任。
关键词 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人际信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61.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0/YXYSH.2011.07.027
较。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进行
检验,结果见表 2。
表 2 大学生的实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x ± s)
男( =184)
女( =144)
实际家庭亲密度 68.99 ± 7.49 70.82 ± 8.27 -2.07
理想家庭亲密度 75.42 ± 8.92 79.36 ± 8.51 -4.07
·76·
医学与社会 2011 年 7 月第 24 卷第 7 期
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两方面的相关研 究还不多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某大学随机抽取350 名大学生,年龄为19-24岁,在统一的指导语下以无记 名方式集中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 93.7%,其中男144人,女184人;独生子女101人,非独 生子女227人;农村152人,城镇108人,城市68人。 1.2 测评工具 1.2.1 人际信任量表 (ITS)。人际信任量表 (ITS) 由 Rotter 编制,为自评量表,用于测查被试对他人的信 任度[8]。量表包括 2 个因子: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 的信任及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共 25 个条目,采 用 5 分对称评分法,1 为完全同意,5 为完全不同意, 部分条目系反向计分,因子总分高代表人际信任度 高。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 0.76,其中男为 0.77,女为 0.75,平均间隔 7 个月的重测信度为 0.56,而间隔 3 个月的重测信度为 0.68,有关结构效度的研究提示 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 1.2.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FACESIICV)。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FACESIICV)由 Olson 等编制(费立鹏等译),为自评量表,包括 两个分量表,共有 30 个条目[8]。FACESII-CV 主要评 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①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 情感联系密切程度。②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 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 能力。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 5 个等级,参试者的回 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 对这 30 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 2 次,一次 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 望的理想家庭状况。该量表采用 5 级评分,亲密度 与适应性的实际感受和理想状况分开计算,实际感 受和理想状况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对家庭亲密 度和适应性的不满程度,差异越大,不满的程度越大。 量表经测定信度较高,效度高,并有常模[16]。 2 结果 2.1 人际信任度的比较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Cohesion and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Undergraduates
Feng Xiangang 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cohesion and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undergraduates from a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 IICV),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ndergraduates from different family types of family adaptability ( =6.00, < 0.01). The scores of males in the actual family cohesion ( =-2.07, <0.05), expected family cohesion ( =-4.07, <0.01), actual family adaptability ( =-2.87, <0.01) and expected family adaptability ( = -2.77, < 0.0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emales. The actual family adapt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was significant low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interpersonal trust ( =0.11, =0.048). The actual family adaptability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actual family cohesion( =0.71, <0.05). The dissatisfaction of family adaptability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ir actual family cohesion ( =-0.34, <0.01), and it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dissatisfaction of family cohesion( =0.70, < 0.001).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is, the higher interpersonal trust the undergraduates may take on. Key words Family cohesion; Family adaptability; Interpersonal trust; Undergraduates
理想家庭亲密度 77.70 ± 9.00 77.60 ± 8.88 0.10 0.92
信任是影响个体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 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其中人际信任是信任 确立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形式。人际信任的定义有 很多,国内研究多采用 Rotter 对人际信任的定义 , [1-2] 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 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是类化预期的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