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目录标题 (3)摘要 (3)ABSTRACT (4)引言 (5)一、通货膨胀概述 (5)(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5)(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6)(三)通货膨胀原因 (6)(四)通货膨胀特点 (6)(五)通货膨胀的一般形成机制 (6)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8)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10)(一)从总需求因素分析 (10)(二)从货币供给量因素分析 (11)(三)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2)(四)从成本推动因素分析 (13)四、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14)(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4)(二)对我国民生的影响 (16)五、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选择 (17)(一)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8)(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18)(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19)(四)货币政策应当与多种经济政策配合使用 (21)结束语 (21)致谢语 (22)参考文献 (23)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货币政策的选择摘要:通货膨胀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目前的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包括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人心不安等严重的后果,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最终导致社会动荡。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分别从总需求、货币供给量、成本、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来阐述,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指出了通货膨胀的危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The causes of China's infl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choiceAbstract : Inflation has become a constrain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ority. The current inflation is growing, has brought about serious hazards, including rising prices, rising unemployment, people anxiety and other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destr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s, leading to social unres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total demand, money supply, cost, external environment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on China's inflation, analyses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pointing out the dangers of inflation,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Inflationary Monetary policy引言近年来,我国以举世震惊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伴随着GDP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却不断地遭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和冲击。
在十年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先后经历了三轮通货膨胀的冲击。
第一轮,从2003年开始,我国刚刚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就面临着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最先上涨,持续了近26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相对滞后,但也持续了24个月。
第二轮,2007~2008年,我国经济再度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冲击,2007年3月,CPI涨幅突破3%的警戒线,到2008年3月,CPI 3月同比增长达8.3%。
尽管下半年,受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CPI有所回落,但大多数商品仍在高位运行且仍有上涨之趋势。
第三轮,2011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85,创32个月来的新高,超出市场众多人预期。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下面简称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准率或下调2至4次,以应付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
①我国通货膨胀属于“混合型”,既有成本推进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既有货币发行量过多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
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我们既要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要注重利用价格型货币政策,方能有效治理通货膨胀。
总之,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弄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其次采取一定货币政策,选择适当货币政策工具,最终取得良好政策效果。
一、通货膨胀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①中国人民网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它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1]。
理解这一含义应特别注意两点: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
而是价格的总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各国普遍使用三种价格指数来测量通货膨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及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1]其中,CPI= 一组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类似,有PPI和GDP平减指数公式。
(三)通货膨胀原因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2](四)通货膨胀特点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
(五)通货膨胀的一般形成机制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这是古典货币数量论所持有的观点,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在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
[3]我们引入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货币供应量m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为k或者v取决于社会的商业习惯和制度等因素,可视为常熟;y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也是一个常数。
因此,价格水平p同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大小。
货币供应量过多,就能引起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结合ad-as(图1)模型,增加需求,可以使总需求曲线不断的向右进行平移,此时,会导致总产出于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当资源充分利用后,总产出维持不变,若仍存在超额需求时,价格水平会趋向于不断上升。
这就是凯恩斯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解释。
图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这种理论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同样结合ad-as(图2)模型,但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推动成本,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总产出下降,价格却在上升。
这是西方学者从供给方面说明为什么会发生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一种理论。
图24.混合通货膨胀这一理论最先由萨缪尔逊和索络提出,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4.9%一直上涨到7月份6.5%的高位。
CPI在2011年下半年高位有所回落,市场对2012年的价格走势趋于乐观,但基于我们对农产品周期、资源价格改革和政策放松的判断,2012年物价的波动也许会做“俯卧撑”,即一二季度下滑、三季度见底、四季度回升,全年CPI涨幅在3.3-3.5%之间(图3)。
图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最近两轮的物价上行,都是食品通胀,而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向上修正的周期并未完成。
首先,国内食品价格因二元经济和价格管理,相对于国内非食品价格存在长期的低估。
以大米价格和铜价格比较,最近10年大米价格绝对水平涨幅为2倍,而铜价格的涨幅接近4倍,其他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幅度也在3-4倍之间。
第二,从国内食品价格和国外食品价格绝对水平比较来看,国内食品价格低估水平虽有所修正,但仍低于国外水平;第三,城市化和低生育率使得农业劳动力供给下降是趋势性的,如果生产效率无法提升,农产品的绝对供给量将下降;第四,土地资源的货币化使地方政府、开发商、农民短期都能获利,耕地使用的机会成本上升,这可能会导致耕地大规模下降,进而降低农产品的供给量。
可见,未来食品价格上行仍是大势所趋。
不过,食品价格的上涨还需要总需求的配合,一旦工业增加值代表的实体经济总需求和M2代表的货币总需求双双见顶回落,物价也将面临回落。
从当前国内经济情况看,货币供给M2增速仍处于筑底过程之中,而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下滑可能要延续到明年上半年,因此从领先时间1-1.5年的周期看,明年的食品价格涨幅将明显缩窄,整体物价也会持续下滑。
[10]具体来看,CPI食品价格主要受粮食、猪肉、蔬菜等价格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