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颜昌盛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认识和解释,大多停留在现象层面,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本追逐利润 的辩护.而忽视了通货膨胀背后所隐藏的货币信用本质;中国目前面临的高通胀不是单纯的货币现象,而是在特殊 

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发生的特殊的复合型通胀,是多种特殊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对策必须解 

放思想.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教条陈规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依据国情寻求新路;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的、 

战略、结构、模式等方面,需要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观,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信用;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2)07—0060—05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现实情况表现为通胀形势日趋严 

峻:CPI自2010年6月的3%一路攀升至2011年6月的 

6.4%,高通胀曾持续一年之久,为近3O年所少见;今年的统 

计数据截至4月CPI同比上涨3.4%,虽说涨中有落,环比下 

降了0.1个百分点.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近期日用消费品价格 

又出现新一轮上涨趋势,亟需警惕成本推涨物价。近几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曾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多次提高存贷款基 

准利率,紧缩力度之大,为历年之最。所谓的“稳健的货币政 

策”,已经在事实上蜕变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仍然收效甚 

微。而同时,目前学界与政界对这一通货膨胀却众说纷纭。对 

此,我们应当认真反思。现实中,人们的真实消费感觉所表现 

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的种种观念的吐露和行动的选择,已经在 

很大程度上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是社会经济的稳定。 

鉴于其事关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能够也必须调整研究 

思路,摆脱新自由主义教条的羁绊,不就事论事。尤其是,我 

们必须将通胀问题置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大环境 

和特殊背景下进行分析.才有可能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 

一、主流经济理论对通货膨胀一般解释的反思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 

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亦即现实购买力大 

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 

普遍上涨的现象。其总体表现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 给。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了对通货膨胀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 

释.一般地将通货膨胀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所谓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增长过快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包括消费、投资和 

政府支出等方面,这些过度、过快的增加都有可能使总需求 

增长过快。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尤其认为,“瓶颈”部门的存在是需求 

拉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 q他们眼中所谓的“瓶 

颈”部门,指的是其发展落后于大多数部门而整个经济发展 

又与经济的总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如交通部门、能源部门 

等。理由是,“瓶颈”部门的产品和劳务因满足不了需要而发 

生价格上扬,并带动总体价格水平上涨。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谓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又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 

下.由于产品的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产品一般价格 

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西方主流的经济学者认为.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 

受国际市场产品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丰欠以及劳 

动生产率变化而造成的“利润推动”或“工资推动”。其中,工 

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当前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部 

分机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日利润推进 

通货膨胀则是指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保持利润水平不变. 

依靠其垄断市场的力量,运用价格上涨的手段来抵消成本的 

作者简介:颜昌盛(1973一),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师,经济学博士。 

・60・

 增加;或者为追求更大利润。以成本增加作为借口提高商品 

价格,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一国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具体的情形包括:一 

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慢;一些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行业正渐趋衰落:一些部 

门收益和利润增长快,另一些部门收益和利润增长慢等等。 

关于结构性通货膨胀。主流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虽然 

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增长率.但却有 

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由于对一般水平或平均利润率的追 

逐,那些生产率提高速度慢的部门、那些正渐趋衰落的部门 

以及那些收益和利润增长慢的部门在工资水平和产品价格 

水平上往往要求向别的部门或行业看齐。当劳动生产率增长 

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 

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尽 

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 

增长率却是一致的。这种缺乏相应生产成果基础的价格和工 

资的上涨在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中蔓延开来,就形成了结 

构性通货膨胀。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国外的通 

货膨胀通过国际经济传导引起本国的总体价格水平上涨。其 

实质是上述三种通货膨胀类型在国内的表现延伸到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表现形式。通常认为,有三种传导途径可以引发 

输入性通货膨胀: 

1.价格途径。由于国外的产品价格上涨,大量进口这些 

产品的国家可能被输入通货膨胀。诸如:石油、粮食等特殊产 

品的价格上涨。大量进口这些特殊产品的国家也因大量购进 

石油、粮食等特殊产品而引起其他相关性部门、行业的价格 

上涨。在价格上涨的不断蔓延的情况下,更易产生通货膨胀。 

2.需求途径。在外部经济体或国外通货膨胀的条件下, 

国外需求会通过对产品的进口增加来释放。在当今世界经济 

一体化、货币区域化的背景下,当一些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 

便会通过大量进口价格较低的国家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 

求。这样,在国外的强大需求拉动下,使得本国的价格水平上 

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被输入。 

3.汇率途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的通货膨胀将导 

致货币贬值,对应地.也就是未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货币有 

升值倾向。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这些有货币升值倾向国家的 

中央银行就不得不增加本国货币供给量,从而会导致物价上 

涨,或通货膨胀的被输入。 

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当前西方主流经济理论都从物价 

上涨的速度这一视角,将通货膨胀分为三种情况:1.如果物 

价上涨的速度低于lO%ntt温和通货膨胀,国家可以控制该 

类局面:2.如果物价上涨10%--100%111-t剧烈通货膨胀,这会 

增加人们的悲观恐惧心理:3.如果物价上涨超过lO0%Dq恶 

性通货膨胀,这会造成价格体系崩毁,造成经济和社会动荡, 

甚至造成政治危机。在这三种情形中,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一 

般地认为,通货膨胀过快不好,而保持在一定幅度是有利于 促进经济发展的。[1lta ̄6-2OT)其理由是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促 

进市场商品销售,因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种主流、权威且 

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很少受到应有的质疑。它忽略了一点,那 

就是,问题的实质是购买力的扩大促进商品销售并导致物价 

上涨,而不是物价上涨造成购买力增加和扩大商品销售。其 

中的因果关系已经显然地被颠倒了.因为通货膨胀恰恰不是 

在促进市场上的商品销售,而是通过压缩市场购买力而抑制 

了商品销售,除去货币增加这一面纱下的幻觉,它对经济发 

展所具有的是单一的阻碍作用,毕竟经济人的理性不会令人 

永远受骗并适时调整行为的选择和应对的策略。故而,如果 

说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就等于把经济危机说成 

了经济优势,这显然是对黑自在一定程度上的颠倒。 

同样地,上述主流经济理论对于通货膨胀所表现出的现 

象的解释还忽略了货币的本质,即现在的货币是政府发行的 

购买商品的信用凭证,或者说货币是商品的“提货单”。f31一旦 

政府发行货币之后,就必须有商品可供货币持有人来购买, 

否则货币将不具备应有的价值。换句话说,一旦政府发行了 

货币.也就相当于与货币持有人签订了交易合同。如果发生 

通货膨胀,那么这种交易也就没有履行合同。因此,通货膨胀 

本质上是政府的一种违约行为。 二、当前中国通货膨胀:表现特征及其成因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种“特殊”的通货膨胀。这种 

特殊性表现在,它既不是“局部的”,也不是“结构性的”,而是 

全面的、普遍的:从地域上涵盖了从城镇到农村,从东南沿海 

到中西部:从商品的种类上来讲,既同时包括零散商品和大 

宗商品。也同时涉及到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品。无论是实 

物商品还是劳务服务,无一例外,价格统统上涨;而且,这种 

价格上涨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持续的,有愈演愈烈的趋 

势。 

按照传统的市场经济学观点,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由于 

市场上供求不平衡,市场需求严重超过市场供给,市场需求 

方竞相竞争造成物价上涨而引起通货膨胀”。然而,中国当前 

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既不是在市场绝对供给严重 

不足。也不是在市场需求过旺、市场需求严重大于市场供给, 

“疯狂抢购”的情况下的通货膨胀,而是在市场绝对供给严重 

大于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不旺甚至萎缩的情况下的通货膨 

胀。在中国当前的市场上,一边是持续通货膨胀,一边是产品 

严重过剩生产和商品积压严重:一边是物价不断上涨持续高 

涨,一边是人们“望房兴叹”、“买不起房”、“楼市成交低迷,摆 

摊的猪肉贩子“一天卖不出去多少”甚至是“连摊位费都赚得 

困难”。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前中国会出现这样一种全 

面、普遍、持续且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违背“经典市场 

经济理论逻辑”的畸形的特殊的通货膨胀呢?答案在于,中国 

当前客观存在通货膨胀形成的机制: 

(一)泡沫经济推动通货膨胀。在经济领域,所谓泡沫,指 

的是一种资产在一个连续的交易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严重 

背离价值。这时,经济中充满了并不能反映物质财富的货币 

泡沫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 

・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