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与环境友好型的关系——以开县为例

旅游与环境友好型的关系——以开县为例


旅游收入 (亿) 0.83 1 1.1 1.12 1.7
利的改造。
(2)对开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促 进作用。友好的环境是让人喜爱的, 开县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吸引回头客, 并影响外围区的人前来旅游消费,带 动开县经济发展。
Page 19
(3)对开县旅游规划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近期、远期的旅游规划实施的成 功与否需要准确、科学的指导,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性质无疑是具有可 行性、可操作性。 (4)为开县旅游可持续发展营造长期有效的氛围。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作
美丽乡村、避暑养生庄园”为内涵的城镇化进程。其中,城市建设突出“千年开州.灵动水 城”两大规划定位,重点围绕“三色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并形成“一心四线五区多点” 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心:以滨湖城市为依托,突出“千年开州、灵动水城”这一主题,重点建设集“山、
湖、林、城、馆”为一体的开县旅游集散中心和南北旅游交汇的重要节点。 四线:着力打造环湖都市旅游线、“新城-雪宝山”黄金主轴旅游线、西部禅宗文化旅 游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线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融入经雪宝山至巫溪红池坝到湖北 神农架、经城口至陕西西安、经澎溪河湿地出小江至长江三峡的省际旅游线路。 五区:加快建设汉丰湖休闲观光蓝色旅游区、刘帅纪念馆及故居革命教育红色旅游区、 雪宝山度假养生绿色旅游区、温泉古镇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区、澎溪河湿地生态科普旅游区
Page 23
七、结语
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为你,为你肝脑涂地;
我爱你,D10B。
Page 24
over
25
Page 15
(三)民族构成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普查登记人口为1866498人(包括外出人
口和外来人口),全县户籍人口为1633985人,全县常住人口为1160336人。
全县共有31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 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 萨克族、傣族、僳僳族、佤族、高山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 撒拉族、仡佬族、塔吉克族、独龙族、门巴族等。在常住人口中,汉族占 99.9%,少数民族占0.1%。
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
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 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听说开县热的连碰瓷的都不敢往地上躺了,一沾地就是三级烫伤 有木有?
Page 13
(三)地理概况
开县地处长江之北,大巴山南坡(占 全境四分之一)与川东平行岭谷(占全境
四分之三)的结合地带,四面环山,疆
界大多由山岭构成,中为小江(澎溪河) 上、中流域小盆地,自然界线分明。 形状象一片甜橙叶,由东北向西南斜 置。长轴距离120公里,最宽距离50公 里。总面积3959平方公里。县城汉丰 街道在县境中部东河与南河交汇处,
Page 16
(四)移民新县城
整个新县城的规划面积为42.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总体布局采
取带状组团式结构,远期形成中心城及白鹤、竹溪、赵家、渠口、厚坝5 个组团的格局。新县城的主城区由中集、安康、平桥三个片区组成,是
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和中国名牌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品牌生活 榜”2013城市榜获奖名单日前揭晓,开县荣登全国“十佳新型城镇化建
Page 10
Page 11
四、开县简介
(一)区位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邻城口; 东邻巫溪、云阳;南接万州;西南邻 梁平. 开县介于东经107°55′48″~ 108°54′之间,属国际东7时区。
Page 12
(二)气候概况
开县位于中纬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 候的一般特点,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 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 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 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 湿适度。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
Page 18
开县旅游人数与收入统计(1—6月)
2、营造开县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旅 游发展的必要性
(1)对开县旅游资源的改造性。在 开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中,通 过营造开县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更好 地对开县旅游资源去粗取精,进行有
年份 (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旅游人数 (万) 14.8 18 21 27.8 30.5
1、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2、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3、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
4、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
5、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 6、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7、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Page 5
三、开县新貌
心中构建一个开县

片段一:夕阳西下,渔翁划桨,水声桨 声、鸟声风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融为一 体。这是自然的城市。
等五大特色旅游区。
多点:积极培育若干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打造生态养生避暑庄园,发展各具特色的 乡村旅游项目。
Page 22
六、具体措施
1、积极发挥思想教育、社会舆论和要点示范的正确导向作用。
2、全面认识和巩固环境友好型社会所形成的效应。 3、明文规定,制度确定。 4、政府之手健康引导,执行部门保驾护航,监督部门严格监督。 5、 全民参与,准确、公平、客观的 起到推动作用。 6、科技技术支撑,后期管理服务。 7、其他。
营,采取以土地入股权属的方式,大力招商引资,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投资模
式,实行统规统建、统规代建、统规自建的方式,启动了美丽乡镇和万户老年避 暑养生庄园建设,实现了宜居、宜业、宜商品质,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Pag开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依托“西部水城、风情名镇、
Page 3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 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 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
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 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
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Page 4

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包括:
旅游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刘耀
目录
关键词
二 三
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县新貌(情景融入) 开县简介 营造开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旅游、生活) 具体措施

Page 2
结语
一、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文化政治制度
绿色科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是一个地区发展崛起的必要因素之一。
Page 20
(二)对城镇乡村生活的影响
1、开县乡镇生活
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风情名镇建设。以政府规划、政策扶持、市场运作、 群众自治的原则,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的指导,在全县上下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 的建设“革命”。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实现土地大流转、大集约化经
西距重庆主城区高速公路290公里,南
距万州40公里。
Page 14
(四)自然资源
开县已探明的矿藏有20多种,有铁、
铜、铅、锌、石膏、大理石等,其中 尤以煤和天然气的储量最为丰富。优 质煤储量达1.2亿吨,年开采量220万 吨左右;境内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000 亿立方米,属国家级大气田,年采气 量超过10亿立方米。
设示范城市”榜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2013 年)
开县荣获2013年全国卫生县城称号
Page 17
五、营造开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旅游、生活)
(一)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1、开县旅游资源
(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 (2)国家级水利风景区(AAAA级) (3)国家级森林公园 (4)国家级湿地公园 (5)新巴渝十二景(人文景观) (6)重庆市市级森林公园 (7)其他: 重庆开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开县汉丰湖水利工程——水位调节坝风雨廊桥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 开县汉丰新城 开县南山森林公园 开县汉丰湖 开县月坛公园 开县花仙峡 开县滨湖公园开县大觉寺 开县南雅大佛寺 开县温泉仙女洞
片段二:游乐园、美食街、购物城、公 园,亲人与朋友,再加上浓浓的重庆话。 这是热闹的城市。


片段三:青春活力的学子,文艺活动的 彰显,极具表现的城市。这是年轻的城 市。
Page 6
图示
80 70 60 50
57 36 41 45 39 48
0
54
Page 7
城中有景
景中现城
Page 8
Page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