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医生下医嘱,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情况。

开展穿刺前病人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导管得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

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得疑问,同时做好心理指导,避免紧张。

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择导管:根据病人得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情况选择导管。

在输液流速允许得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得,管腔最少得导管。

因为较粗得导管易引起周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置入后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得可能。

健康得静脉一般就是可容纳较细得导管得。

3、备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 导管包内有软尺,其她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0、9%生理盐水100ml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得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

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

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次性
隔离衣),再次做好病人及家属得宣教工作、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得PICC导管放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与最直接得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次选肘正中静脉,其位于肘窝前连接头静脉与贵要静脉,血管粗直,但静脉瓣较多,分支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大,当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得途径达上腔静脉时可作为首选。

第三选择就是头静脉,其血管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因进入腋静脉时有较大得角度,导管易反折于腋静脉,所以10%得患者经头静脉穿刺时不能顺利进入腋静脉,引起进管困难或导管易位。

另应尽可能避免接受乳房切除术与/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得患肢,及上腔静脉压迫与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既往有锁骨下静脉穿刺史得一侧手臂不作首选。

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以免静脉栓塞与血栓性静脉炎得危险。

选择左右臂各有优缺点,左臂活动少,能减少导管对血管得摩擦,导管折叠次数也少;另因其测量时较右臂长,如果穿刺失败有利于再次修剪,但路径较长。

而右臂活动多,血管粗,穿刺路径短,但活动较多易损伤导管,且如穿刺失败,因已修剪较短不利于再从左臂穿刺。

7、选择穿刺点:穿刺点常规首选肘窝区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过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出现并发症;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且上臂静脉瓣较多也不宜作穿刺点。

8、测量长度:测量时上肢外展90度,一般预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二、三肋间注意外臂得测量不能十分准确地显示体内静脉得解剖。

如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等。

9、测臂围:于肘上7cm处测量臂围,用于监测可能发生得并发症如:渗漏、栓塞等,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臂围。

10、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于病人准备插管得手臂下,注意病人得手臂外展90度放置。

11、穿刺点消毒:按无菌原则,先用酒精脱脂3次,再用碘伏消毒穿刺点3次,范围应达10cm×10cm以上,待其自然干燥。

更换手套,铺孔巾于穿刺部位上,铺第二块治疗巾扩大无菌区。

12、预冲导管并修剪导管:用吸有生理盐水得注射器连接导管并冲洗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

BD导管应剥开导管保护套至预计长度,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度少1cm处,按预计长度修剪导管。

即将PICC导管插入相应型号得切割孔中使切割器得两侧边缘对应得刻度都与预计长度相距0。

5厘米时进行切割、注意剪切导管时不要切到导丝,以免损坏导管伤害病人。

(巴德管插后再修剪)
13、穿刺:让助手在上臂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BD导管应握住回血腔得两侧,切忌按压针尖保护按钮。

),活动外套管,以15到30度角实施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再进少许,以确保导引套管得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将外套管送入少许。

14、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用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套管
避免移位,中指压在套管尖端所在得血管上以减少血液流出,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15、置入PICC导管:用镊子轻轻夹住导管或用手轻捏导管保护套(贝朗管与BD管有保护套),将导管从导入鞘末端逐渐送入静脉、当导管进到肩部时,让病人将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进入颈静脉。

达到预计长度时可将头转回来、注意不要用镊子过紧夹持导管,以免损坏导管;送管时用力要均匀、缓慢,禁止用暴力置入导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