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管理学2011级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是()。
A、管理的功能
B、管理的职能
C、管理的特性
D、管理的基本手段
2、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企业家角色
3、概念技能对于()管理者最为重要。
A、高层
B、中层
C、基层
D、所有层次
4、通过制定目标和选择利润最大的备选方案,()使我们能够鉴别和确定行动方案。
A、协调
B、计划
C、决策
D、指挥
5、与战略决策相对应的时间特点是()。
A、长期性
B、中期性
C、短期性
D、瞬时性
6、能够运用常规方法解决重复性问题以达到目标的决策是()。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7、一个领导者直接而有效地领导与指挥下属的数量称为()。
A、管理个数
B、管理幅度
C、权利等级
D、管理数量
8、任职者在该职位中得到权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的责任称为()。
A、职能
B、义务
C、职责
D、职务
9、以下不属于组织成员反对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是()。
A、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B、对既得利益的威胁
C、对未来发展认识的不足
D、对新知识的追求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变革的动因有:()。
A、外部环境因素
B、内部环境因素
C、竞争威胁因素
D、经济变化因素
E、政治因素
2、由于环境情况不相同,变革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综合而言,管理者可根据组
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进行变革。
A、战略
B、人员 C 、结构 D、技术与任务 E、组织文化
3、管理者扮演的决策角色包括()。
A、企业家
B、领导者
C、混乱处理者
D、资源分配者
E、谈判者
4、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
A、行为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组织行为理论
D、一般管理理论
E、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5、影响有效沟通的结构因素包括()。
A.信息来源地可靠度
B.地位差别
C.空间约束
D.信息传递链
E.团体规模
6、有效沟通的个体障有( )。
A. 冲突的或不一致的信号
B. 在相关主题方面的信誉
C. 不愿意沟通
D. 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
E. 先入为主
7、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
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前,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加速
E、瞄准靶心射击
8、在控制过程中,提高衡量绩效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问题:()。
A、有效利用预警指标
B、选择控制重点
C、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D、及时处置衡量结果
E、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9、领导的功能是管理者在实施领导职能活动时体现出来的作用,具体包括()。
A、寻找路径
B、协同
C、授权
D、集权
E、分权
10、领导方式主要理论类型有()。
A、领导品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期望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
E、公平理论
三、判断题
1、动机就是个体通过艰苦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
2、激励就是要创设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使他们满意。
()
3、领导的重点放在做正确的事情上,而管理的重点则放在把事情做正确上()
4、领导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人格魅力,它也是一种实践,通过领导者的共同实
践能够提炼出领导力的素质模型。
()
5、在计划层次体系中,战略是政策的上一个层次。
()
6、授权常见的有四种方式: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弹性授权和制约授权。
()
7、奖赏权力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领导者要确切了解员工真实的需要。
()
8、企业对受过严格训练、从而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的控制要低于那些缺乏必要训练的新任管理者或单纯的执行者。
()
9、有人把计划工作与控制工作看成是一把剪刀的两刃,说明控制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相关。
()
10、由于控制力度的加大,可能出现的不利偏差就会减少,损失也会减少,所以,控制工作力度越大越好。
()
四、简答题
1、领导的权力基础有哪些?
(1)法定权力;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组织中担任某个职位,就可以获得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
(2)奖赏权力;因为领导者有能力控制组织的财务、人力资源,便可以对依赖这些资源的人施加影响。
(3)强制权力;这种权力通过负面处罚或剥夺其权利来影响其他人,是建立在下属惧怕的基础之上的。
(4)专家权力;某些影响别人和让别人服从的权力,来源于你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具有了专家的权威性。
(5)感召权力;如果对某个人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并且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时候,被你崇拜的这个人就获得了感召权力。
简述计划的作用。
(1) 计划有助于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机会,即通过计划过程鉴别和选择有益的方案。
(2) 通过制定目标和选择利润最大的备选方案,计划使我们能够鉴别和确定行动方案。
(3) 计划有助于控制管理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4) 计划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5) 计划指明了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为实施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奠定
五、论述题
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主管人员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为使激励取得效果,主管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给劳动者以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规定的。
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直接或间接的都是为了物质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实行物质利益原则的必要性。
②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就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实行按劳分配,应尽可能的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则根据其贡献的大小给予报酬。
③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
主管人员的责任在于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工作环境。
④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主管人员应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
同时主管人员也应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