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宽容、尊重、理解、关爱”
-----校长管理的真谛
如果把学校看作一个大家庭的话,教师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校长则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人勤百业盛”。
作为学校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来说,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
全体教师团结、和睦、勤奋、上进是学校兴旺发达的前提,其中,校长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校长是核心、校长是灵魂。
作为校长,如果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公平、宽容、尊重、理解、关爱”,那么你就掌握了学校管理的真谛,你的学校一定会蒸蒸日上。
公平:公即公正,平即平等。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
学校是一个讲究合作的集体,每位参与合作的教师都应该承担他应当承担的责任,应该得到他应当得的利益。
如果一个教师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这就会让人感到不公平。
作为校长,为教师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引导公平公正的舆论,追求公平公正的秩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是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
有无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学校是否实现公平公正秩序的前提条件,而要创设学校的公平公正的环境就要制定各种切合学校实际的、顾及大多数教师利益的、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
尤其是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如:“教
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制度”等,必须要经过充分的讨论酝酿,并且把制度定在前头,然后再依照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
其次是引导公平公正的舆论。
即让全体教师形成正确的公平感。
事实表明,教师公平感不仅对教师个体行为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将通过个体行为影响整个学校的积极性。
然而,教师的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客观存在,并且这种比较往往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往往会产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贡献和作用,压低他人的绩效和付出,总认为自己报酬偏低,从而产生不公平心理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比较范围越来越大,以及收入差距增大的社会现实,都增加了教师产生不公平感的可能性。
因此,校长要多作正确的引导,使教师形成正确的公平感。
校长要引导教职工正确进行比较,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客观公正地选择比较基准,多在自己所在的地区、行业内比较,尽可能看到自己报酬的发展和提高,避免盲目攀比而造成不公平感。
校长要着力营造一种公平的氛围,如:正确引导职工言论,减少因不正常的舆论传播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关心照顾弱势群体,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秘密地单独发奖或给予补助等。
第三是追求公平公正的秩序,常言道“打铁还得自身硬”,追求公平公正的秩序的关键在于校长自己,校长的管理行为必须遵循公正原则。
校长行为是否公正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比较对象的正确选择,
如校长处事不公,教师必将选择受领导“照顾者”作比较基准,以致增大比较结果的反差而产生不公平心理。
因此,校长必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情,依法行政,避免因情感因素导致管理行为不公正。
同时,也应注意,公平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比较对象的一种平衡,而不是平均。
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创新工作得到相应的奖励和报酬。
以激励全体教师努力工作,使学校充满活力。
宽容:宽容即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能容忍别人。
通常的“宽容”,是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
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
作为校长,就应该懂得“宰相肚里能行船、将军额头跑得马,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的道理;就应该懂得“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含义。
所以校长必须有一颗宽容的心、豁达的心。
《增广贤文》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意思是以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态度来宽恕别人。
校长就应该胸怀宽广,无私大度,应该懂得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看问题,把教师的感受当作自己的去感同身受,首先替自己的教师着想,宽容教师和自己不同的地方,宽容教师的缺点和过失,不追究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积极地帮助教师改正缺点和过失,积极寻求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办法。
如果你能以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对待教师,你就会发现自己也会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宽容。
所以给别人一份宽容,等于给自己更多的爱!
尊重: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为校长必须要尊重自己的教师。
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需求,尊重教师的爱好,尊重教师的劳动,与教师平等相待。
校长要牢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要想赢得教师们的尊重,自己就要尊重每一位教师”。
而尊重教师的前提是与每一位教师平等相待。
校长决不能以领导自居,说话盛气凌人,做事高高在上,对教师的需求不闻不问。
校长在与教师们平等相处的同时,已经赢得了教师的尊重,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内驱力。
理解:常言道,理解能给人温暖、理解能融洽感情、理解能解除痛苦、理解能净化心灵。
所以说,理解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解、矛盾甚至仇恨的桥。
作为校长,你必须首先真心实意的理解自己的职工,理解自己的教师,你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教师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需求爱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有自己的主张见解,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当然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校长必须要最大限度地理解教师,关心他们的需求爱好,尊重他们的观点看法,包容他们的缺点,激发他们的优点。
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师的工作创造力,这样才能使学校工作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爱:即关心、爱护。
孟子有句名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说: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作为校长,必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职工,因为教职工相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十分需要保护、关爱和帮助。
作为校长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千方百计为教师谋福祉,关爱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家庭。
解决教师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
得到校长的关爱和帮助之后,教师们必会知恩图报,将以百倍的精力投身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校工作蒸蒸日上。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公平、宽容、尊重、理解、关爱”即是学校管理内在规律的体现,校长必须遵循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深刻领悟“公平、宽容、尊重、理解、关爱”深刻内涵,将他们融化在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样你的学校必然是一所团结、和谐、积极、上进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