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题答案项目一一、单项选择题1、A2、D3、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4、AB三、问答题1、税务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专业会计。
2、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和费用,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应交税费”科目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应交增值税。
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2)未交增值税。
(3)应交消费税。
(4)应交营业税。
(5)应交资源税。
(6)应交所得税。
(7)应交土地增值税。
(8)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9)应交房产税。
(10)应交土地使用税。
(11)应交车船使用税。
(12)应交个人所得税。
(13)应交教育费附加。
(14)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3、(1)做好“应交税费”账户的总分类账登记工作,并与明细账进行核对,进行月度结转,将各相关账户结出余额。
(2)将开出的各种发票进行汇总,编制发票使用汇总表。
(3)将收到的各种发票重新进行检查,编制发票取得汇总表,并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确认。
(4)编制发票领用存月报表,检查空白发票的库存数。
(5)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办理预交税款的业务。
(6)对检查出来需要调整的账项,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项目二一、选择题1. D2.D3.C4.C5.D6.C7.D8. ABCDE 9.ABCD 10.BC 11.ABCD12. ABCD 13.ABCD 14.ACD 15.ABCD二、判断题1.√ 2.× 3.√ 4.× 5.× 6.√三、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未按期进行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应当处理如下:1.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开业和发给营业执照的,应自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2.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输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案例二:延期申报预缴税款结算补税是否缴滞纳金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申请的延期申报预缴税款原则上应在税款所属纳税期内缴纳,就甲公司具体情形而言,主动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预缴数额预缴了税款,也不能算作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753号)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要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预缴税款之后,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税款结算的,不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关于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而被加收滞纳金的规定。
2.经核准预缴税款之后按照规定办理税款结算而补缴税款的各种情形,均不适用加收滞纳金的规定。
在办理税款结算之前,预缴的税额可能大于或小于应纳税额。
当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结算退税但不向纳税人计退利息;当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结算补税时不加收滞纳金。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甲公司预缴的税款小于10月份实际应纳税额,在向税务机关结算补税时不需加收滞纳金。
项目三一、单选题1、A2、D3、B4、C5、D6、A7、C8、B9、A 10、D 11、B 12、B 13、C 14、B 15、B 16、B二、多项选择题1、ACD2、CD3、CD4、AD5、ABC6、BC7、ABC三、实务题1、解:百货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1500×17%=255万元销项税额=(1989+351)÷(1+17%)×17%=340万元应交增值税=340-255=85万元个体零售商为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411÷(1+4%)×4%=15.81万元2、解:进项税额=13600+(1950+50)×7%+510=14250元销项税额=120000×17%+23400÷(1+17%)×17%+20×120000÷2000×17% =24004元应纳税额=24004-14250=9754元3、解:进项税额=100000×17%+3500×7%=17245元销项税额=30000×17%+(23400+11700)÷(1+17%)×17%+60000×17%+50000×17%=28900元进项税额转出=8000×17%=1360元应纳税额=28900-17245+1360=13015元4、1、解答:会计分录:(1)进项税额=119 000+20 000×7%=120 400元采购成本=700 000+20 000-1 400=718 600元借:材料采购 718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0 400贷:应付账款 839 000 (2)借:原材料 718 600 贷:材料采购 718 600 (3)借:原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实收资本 46 800 (4)借:原材料 30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贷:营业外收入 35 100 银行存款 300 (5)借:制造费用 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贷:银行存款 3 510 (6)借:固定资产 2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7)借:银行存款 58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8)借:其他应收款 1 053 贷:其他业务收入 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 (9)借:其他应付款 936 贷:营业外收入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10)借:委托代销商品 5 000 贷:库存商品 5 000 借:应收账款 9 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360 (11)借:在建工程 6 275 贷:库存商品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275 (12)借:长期股权投资 76 900 贷:原材料 6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 900 (13)借:应付职工薪酬 71 22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 220 (14)借:营业外支出 73 60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600 (1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700 贷:材料采购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700 (16)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6 80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 800 (17)进项税额=120400+6800+5100+510=132 810元销项税额=85 000+153+136+1 360+1 275+11 900+11 220+13 600=124 644元进项税额转出=1 700+6 800=8 500元应纳税额=124 644-132 810+8 500=334元2、解答:(1)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验收入库,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同时,所支付的运费可按运费和建设基金合计的7%作进项税额抵扣,则:允计抵扣进项税额=100 000×17%+(2,250+50)×7%=17,161(元)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02 33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161贷:银行存款 119 500 (2)购进办公用品取得普通发票,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购进复印机作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借:管理费用 20 000 固定资产 58 500贷:银行存款 78 500 (3)税法规定销售货物给予的销售折扣,折扣额与销售额不在同一发票上注明的,不得扣除。
销项税额=300×300×17%=15 300(元)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 10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 300 实际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 100 035 财务费用 5 265贷:应收账款 105 300 (4)向个体户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其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
销项税额=2 340÷(1+17%)×17%=340(元)借:银行存款 2 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5)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其上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转出:进项税额转出=100,000×17%=17 000(元)借:在建工程 117 000 贷:原材料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000 (6)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15 300+340=15 640(元)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7 161-17 000=161(元)当期应纳税额=15 640-161=15 479(元)月末企业应将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