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2005-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0.[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10.D[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确定X、Y、Z分别为S、Na和F。
最外层电子数F>S>Na,A项错误;单质沸点Na>S>F2,B项错误;离子半径S2->F->Na+,C项错误;原子序数S>Na>F,D项正确。
12.[2014·安徽卷]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的沸点低于PH3D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12.D[解析] 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A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铝片不能溶解,B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C项错误;CuS比ZnS更难溶,因此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实现沉淀转化,生成CuS沉淀,D项正确。
8.[2014·重庆卷] 月球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3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MgCl 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由MgO 制备。
①MgO 的熔点比BaO 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
②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 中含有少量SiO 2,除去Si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O 2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③MgO 与炭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Cl 2。
若尾气可用足量NaOH 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 ,从月壤中提炼1 kg 3He ,同时可得6000 kg H 2和700 kg N 2,若以所得H 2和N 2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最多可生产碳酸氢铵________kg 。
8.[答案] (1)1 (2)(3)①高 ②SiO 2+2OH -===SiO 2-3+H 2O 原子晶体 ③NaCl ,NaClO ,Na 2CO 3(4)3950[解析] (3)①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有关系,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镁离子的半径小于钡离子,故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钡的晶格能,则氧化镁的熔点高;②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用强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③氧化镁、炭粉和氯气制备氯化镁,另一生成物可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则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量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4)根据化学方程式3H 2+N 22NH 3,结合已知可知N 2不足,则最多生成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700 000 g 28 g/mol×2,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最终生成碳酸氢铵的质量为700 000 g 28 g/mol×2×79 g·mol -1=3 950 000 g =3950 kg 。
26.[2014·浙江卷]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
请回答如下问题:(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CaFe(CO 3)2 CaFe(CO 3)2=====△CaO +FeO +2CO 2↑(3)4Fe(OH)2+2H 2O +O 2===4Fe(OH)3(4)2FeO +CO 2=====△Fe 2O 3+CO 检测Fe 2O 3:将固体用稀盐酸溶解,加入KSCN 溶液若显红色,表明产物中有Fe(Ⅲ)检测CO :将气体通过灼热CuO ,黑色固体变红色[解析] 由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可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知X 中含有铁元素,由X 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甲,甲又能与溶液1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该白色沉淀又可在水中继续与甲反应,故甲是CO 2。
由实验过程知X 中含有+2价的铁、还含有CO 2-3,另一种金属可能是+2价的钙,故X 的化学式为CaFe(CO 3)2,X 分解得到CO 2、CaO 、FeO 。
高温下FeO 与CO 2反应生成CO ,另一种产物可能是Fe 2O 3。
将反应后所得到的固体用稀硫酸溶解,然后用KSCN 溶液检验是否含有Fe 3+,将气体产物通过热的CuO 固体,根据固体变红色可确定CO 2中有CO 。
23. [2014·福建卷]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 .Cl 2、Br 2、I 2的熔点b .Cl 2、Br 2、I 2的氧化性c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d .HCl 、HBr 、HI 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 3晶体:NaCl 溶液――→80 ℃,通电ⅠNaClO 3溶液――→室温,KCl ⅡKClO 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 2O=== NaClO 3+ ________。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 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ClO -x (x =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 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B→A +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3.(1)(2)b 、c (3)①1NaCl +3H 2O===1NaClO 3+3H 2↑②复分解反应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4)①ClO-4②3ClO-(aq)===ClO-3(aq)+2Cl-(aq)ΔH=-117 kJ·mol-1[解析]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为F,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Cl2、Br2、I2都是分子晶体,其熔点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与非金属性无关,a项错误;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b项正确;非金属性强弱可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c项正确;卤素氢化物的酸性可用来判断氢原子与卤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强弱,d项错误。
(3)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可得:NaCl+3H2O===NaClO3+3H2↑;②步骤Ⅱ发生的反应NaClO3+KCl===KClO3↓+NaCl↑,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在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其他晶体,则有氯酸钾晶体析出而无其他晶体析出。
(4)①从图可知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则D为ClO-4;②从图中可知:A为Cl-,B为ClO-,C为ClO-3,B→A+C的氧化还原反应用升降法配平可得该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 ClO-3(aq)+2Cl-(aq)ΔH=(63 kJ/mol+2×0)-3×60 kJ/mol=-117 kJ/mol。
8.2014·山东卷]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8.D[解析] 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A项错误;如Na+、Mg2+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二者性质不同,B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C项错误;3517Cl与3717Cl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得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相同,D项正确。
7.[2014·天津卷] 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 .单质的熔点降低(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__。
(3)已知: 化合物MgO Al 2O 3 MgCl 2 AlCl 3 类型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熔点/℃ 2800 2050 714 191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 2而不电解Mg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铝时,电解Al 2O 3而不电解AlCl 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