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预测和决策
忽视随机法则
➢ 避免决策偏见
机械的思维方式
过于自信
26
发现问题并诊断原因
➢ 决策者首先要研究组织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即需要考 虑决策对象,四种问题信号:
1)偏离过去的绩效或经验;
2)偏离既定计划;
3)其他人给决策者带来的问题。顾客抱怨
4)竞争者的绩效水平
误区:1)个人感觉
2)用“解决方法”来定义问题。销售经理说
17
1、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 ——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1)战略决策:谋求在组织与环境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直接关 系到组织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
2)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部有关战略决策的贯彻和执行的决, 旨在提高组织内部活动的高度协调、资源合理配置和组织的 管理效能。
3)业务决策:是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具体作业任务中的问题 所作的决策,大部分业务决策具有局部性、常规性和技术性 的特点。
10
一、决策的概念
“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杨洪兰 1996
“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 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周三多等 1999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 ——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 (Lewis,Goodman and Fandt)
❖ 思考题: ❖ 1.你认为该厂长的两次决策是正确的还是失误的?为什么? ❖ 2.如果你是厂长,该如何决策?
16
三、决策的类型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 策、业务决策 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 化决策 按决策的主体可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按决策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决策的结果的确定 性程度分确定型、 风险型、不确定型决策 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28
❖ 袁先生认为,从事经销工作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业务方 便来考虑,不断提出各种新产品的要求,却全然不顾品种更 新必须投入的成本情况,就像以往的会议一样。而事实上公 司目前的这几种产品,经营效果还很不错。结果,他决定仍 不考虑新品种的建议,目前的策略仍是改进现有的品种,以 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他相信,改进产品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并开出具吸引力的价格,将是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最有效的法宝。因为,客户们实际考虑的还是产品的价值。 尽管他已做出了决策,但他还是愿意听一听顾问专家的意见。
利润的下降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
3)把事物的外在表现识别成问题。订货量下
降是表象。
27
案例3:开发新产品与改进现有产品之争
❖ 袁之隆先生是南机公司的总裁。这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的企 业。1992年产品销售额为3000万元,1993年达到3400万元,1994年预 计销售可达3700万元。每当坐在办公桌前翻看那些数字、报表时,袁先 生都会感到踌躇满志。
(已知确定状态的发生) 2.风险型决策:已知各种自然状态及其发生概率 3.不确定型决策: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25
第二节决策的过程
➢ 一、决策过程
➢ 发现问题
➢ 确定目标
➢ 拟定备选方案
➢ 评估备选方案
➢ 作出选择决定
➢ 实施战略
➢ 监督和评估
➢ 二、如何克服有效决策中的障碍
➢ 迎接问题的挑战
➢ 时间、费用关系
❖ 从1972年到1990年,耐克公司有了巨大的发展。1972 年的销售额为200万美元,到1982年,销售额达到1.94亿美 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2%。到了1990年,由于迈克尔·乔 丹的加入,销售额有了惊人的发展,达到了20亿美元。即使 在乔丹宣布退出NBA前,耐特和他的同行门一直在不断地 寻找商业机会。他们知道,虽然迈克尔有惊人的天赋,但它 不可能打一辈子篮球。
23
思考题
❖ 1.张涛做得这个决定属于什么类型的决策?
❖ A.确定型 B.风险型 C.不确定型 D.战略决策
❖ 2.张涛做决定之前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 A.确定目标 B.拟定方案 C.评估方案 D.搜集信息
❖ 3.为车间各个工段设定生产定额,属于什么类型决策?
❖ A.业务 B.战术 C.集体 D.个人
19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例外问题
非程序化决策
高层
问题类型 程序化决策
组织层次
例行问题
基层
20
3、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从决策的主体看可划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1.群体决策(优点:更多信息、方案和认同,更好地沟通和 决策,缺点:从众现象和责任不明)
2.个人决策 ❖ 个体决策的主体是单个人,群体决策的主体则可以是几个人、
甚至整个组织成员。 ❖ 个人决策往往更具创造性,且速度快。 ❖ 组织在决定是否采用群体决策方式时,必须考虑其决策质量
和可接受性的提高是否足以抵消决策效率方面的损失。
21
群体决策案例2:让班组去做主
❖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张涛,不久前去财经 大学参加一个管理培训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许教授 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许教授强调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 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员工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 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也是会乐于采纳的。即是说,应当充分 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問,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4
如果你的選擇是建議那位婦 女墮胎的話,那麼你就殺了 貝多芬,因為她是貝多芬的
母親。
5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是很重要的關鍵。 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常請 教占星學家。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 槍,每天喝18-20杯的馬丁尼烈酒。
德尔菲法:由美国兰德公司提出
要点: (1)匿名、反复、函讯 (2)选择好专家 (3)决定专家的人数(调查次数一般为三次,则人数为45 ~ 60人) (4)拟订好意见征询表 (5)做好意见甄别和判断工作
15
案例1 厂长的“军令状”
❖ 某工具厂1991年以前虽然产品单一,但一直畅销。1991年由于客观 条件变化,五金公司拒收,产品完全滞销,职工连续半年未拿到奖金, 新任厂长立下“军令状”,决心一年内改变工厂面貌。他发现该厂与环 保部门合作搞出的一台环保装置是成功的,于是决定下马老产品,改产 环保装置。一年过去,企业总算没有亏损,但工厂日子仍然不十分好过。 1993年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原产品市场脱销,用户纷纷来电希望 该厂能尽快恢复老产品生产。与此同时环保装置销路不好,在此情况下, 厂长回过头来又抓老产品,但一时无法搞上去,无论质量和数量均不能 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企业上上下下对该厂长一片怨言,甚至认为两年前 改产是错误的决策。厂长感到很委屈。他在思考:第一次决策,改产环 保装置是为了避免市场威胁;第二次决策,恢复老产品生产是为了抓住 市场机会。难道有错吗?
13
预测的原理
❖ 惯性原理 ❖ 相关性原理 ❖ 相似性原理
14
预测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奥斯本(A.F.Osborn)提出四项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2)建议越多越好,不考虑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说出来 (3)鼓励每个人积极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使它更有说服力10-15人
❖ 4.集体决策的效果受群体大小的影响,最有效的群体为?
A.3-9人
B.5-7人
C.7-11人
D.9-15人
❖ 问题:
❖ 张涛的做法算不算真正发挥民主?真正的民主管 理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这种问题该让班组决定吗?
CDBB 24
4、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划分 1.确定型决策: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7
将军的选择
❖ 一位将军和他的士兵面临着被敌人伏击的 危险。将军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 200名士兵幸免于难;第二条路,1/3可能是 600名士兵幸免于难,2/3可能是全军覆没。 如果你是将军的话,生死之路如何选择呢?
8
我们永远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9
第一节决策原理
❖ 一、决策的概念(*) ❖ 二、决策原则及依据(*) ❖ 三、决策的类型 ❖ 案例
❖
22
❖ 一个小时之后,张涛又回到那工段。工 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 定得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 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降低 100%。这使张涛大吃一惊,跟他本来的如意 算盘正好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又实 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 去?拒绝吧,失信于民,下次谁还听你的? 张涛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许教授。
第二篇 计划篇
第六、七章合并 决策
1
第七章
❖ 决策游戏 ❖ 第一节 决策原理 ❖ 第二节 决策过程(*) ❖ 案例 ❖ 第三节 决策方法(*)
决策
2
以下腦力思考活動
請掙開概念的牢籠 釋放你的思考能力
3
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 已經生了八個小孩,其中有三個耳 朵聾了,兩個眼睛瞎了,一個智能 不足,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請
对有限方案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依据:适量的信息
12
预测的含义及重要性
❖ 预测的含义:预测就是对未来环境进行估计,具体 地说,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借 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 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假设和判断。
❖ 预测的重要性: (1)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2)预测是计划的依据 (3)预测是掌握组织活动规律的必要条件
候選人B:他有兩次被解雇驅離的紀錄,每天睡到 中午才起來,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 天傍晚會喝威士忌,晚上常醉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