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石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
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二、自主探究
-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
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组成。
三、互评互教
(-9)+(+6)-(-11)-7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测。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 )-(- )-(+ )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四、精讲点拔
例题解析出示例题:计算:
1.(+3)-(-9)+(-4)-(+2)
2. 12-(-18)+(-7)-15;
师生共同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反馈练习
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归纳小结
教师提问: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石娟娟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
算顺序。
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
1、时间掌握的不好有一些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没有时间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就显得有一些虎头蛇尾了。
2、练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如时间富裕还可以准备一些判断练习,把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写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判断,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强化来练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