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知识
结构图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
教学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呈现
现象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1课时)
步骤
教学环节
完成情况分析
导
学
设
计
导
教
教学设计
分层调控
一、复习
竖式计算
43+35+17= 75-27-30=
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60-38+40=
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
6 0
-3 8
──
2 2
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
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直接口算。
导
评
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知道每条线上的3个数的和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在本子上计算。
集体交流答案。
提问:观察左边一题,你发现每条线上的3个数相加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右边一题,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应用练习,内化提升
1.第4题
指名将题目完整的表达出来。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
作业
设计
必
做
想想做做第1---5题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教学
课时
2
授课
时间
2015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且能口算的要口算。
能够根据信息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养成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选
做
教 案 续 页(第2课时)
步骤
教学环节
完成情况分析
导
学
设
计
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我做一些练习
导
教
导
评
教学设计
分层调控
活动一:专项练习,提炼内化
1.第1题
小组开火车进行口算竞赛
2.第2题
学生在数学本上书写计算(每人做一题),指4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完成后集体交流、总结。
3.第3题
提问:你是如何列算式的?
二、教学例2.
(1)学生读题,
(2)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
(3)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
处理学习单的问题
(5)鼓励学生用简便的竖式再算一遍。
三、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