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一):《月球之谜》教案一、兴趣导入,积累诗句。

1、播放视频《彩云追月》,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师根据画面吟诵《春江花月夜》中的三句诗。

2、多么动人的月色啊!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四名学生交流)3、出示新月图,谁给这幅新月图配上恰当的诗句?看满月图,谁能扮演诗人给这幅满月图题诗?(学生交流)4、望着皎洁的月亮和不断变化的月形,古代文人学士不仅仅吟诗作画,还寄托情怀。

PPT出示图片和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完美的/遐想!⑴自由读。

⑵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

你读得个性轻柔舒缓。

)理解“遐想”,你曾想到过什么?(评:听了你的朗读,真的让人浮想联翩)齐读。

5、师:是啊,神奇的月球以前引起多少人的遐想,以前牵动多少人的情怀啊!其实,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月球,共同追寻人类的脚步去探索月球之谜。

(师生板书课题)理解“谜”。

PPT出示“谜”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学生选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

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学生自读。

反馈: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以前、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3、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真会读书!此刻老师看看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得怎样?(PPT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质疑问难:“临”的部首、“幕”的部首,什么意思?哪个部首跟其意思有关?“旦”的意思?小结:识记汉字要注意音形义结合。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

其他同学仔细听,本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

读通难读的句子:“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然后用序号标出文中所写的7个月球之谜,同桌交流对照(屏显)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状况不同?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三、精读品味,读中悟情1、课文读通顺了,老师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了哪些月球之谜,给这些月球之谜分类能够按照登月前后划分,也能够按已解、未解之谜分。

2、反馈,媒体出示: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状况不同?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3、学第一段,哪些月球之谜是登月前提出的?指名读(2名,指导读出轻柔)4、学第二段,研读月球已解之谜。

过渡:登月前的月球之谜有答案了吗?你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自由读,你了解到什么?①首次登月(生:我了解到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两名宇航员,时间是在1969年7月20日。

)看登月视频,宇航员在月球上怎样行走?怎样会这样走呢?交流资料袋②景色奇异(生:我了解到月球的样貌……)课文中有一个词来评价宇航员所看到的月球——“奇异”(板书)出示“奇异”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让学生选取。

指导朗读:此刻你就是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你就是奥尔德林,当你登上月球,月球的哪些景色让你觉得难以理解?(指名读)。

我们原本以为美丽的月亮上有美丽的嫦娥,有洁白的玉兔,然而事实上月球的真实面目太出乎意料,再指名读指导齐读:“没有……没有……荒漠”,男女生分读。

③对月球表面你还了解多少?学生交流,看月球照片同学们,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这是小小的一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它承载了全人类的梦想,跨过了五千年的时光。

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为了这一刻,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了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才最后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让我们恢复小学生的身份,再读这一段。

4、学第3——7段,研读月球难解之谜。

①了解越多,谜就越多。

登上月球,仅仅是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新的开始。

假如你是科学家,当宇航员把月球岩石和月球土壤送到你的实验室,你会做哪些研究?会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呢?(生交流)②小组合作学习3—6段,给科学家们的研究试验分类。

(根据月球尘土和岩石两大类)板书“月球尘土、岩石”③自由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实验和思考由此产生的月球之谜。

(同桌互读→评价→练习提高→朗读展示指导:看看谁能透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PPT: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一下子都死了”多令人好奇。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你透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谁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齐读。

如果有学生要问,就比较反问句:“河水难道会倒流吗?”“他们做得到,难道我们做不到吗?”)PPT: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

但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个性鲜嫩青绿。

(提示:这段有没有疑问?能够怎样问?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状况不同?还能够怎样问?例如还能够这样问:难道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状况不同吗?(列出四种,四小组分别读。

)④学第7段。

这些难解之谜此刻有答案了吗?你无法确定,老师甚至是科学家也无法确定,真是令人费解啊!5、学第8段,交流其它月球之谜。

月球上还有未解之谜吗?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还有?(省略号)省略号竟然能够独立成段,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尽的探索。

(板书:……)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学生交流课外→课内,师:科学的探索需要科学的思考,请读课文1、2、4段→课件展示)6、月球知识交流科学就是在不断探索发现中发展进步的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已经付出巨大的努力,有关科学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学生交流)四、展示我国探月成就,激发爱国的情感。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2008年8月,我们也最后实现了奔月的梦想,(请看视频,学生谈感受)我们的探月工程必须能赶上并超越其他国家。

(看视频中国探月计划)五、激情朗读,激发探索月球的愿望。

此刻我们都是志存高远的小科学谜,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月球左下方两个小脚丫)作业自助餐:1、带着谜团去查阅资料,当个解谜的科学家。

2、透过阅读和登录网站,或直接从班级空间中查看老师、家长带给的有关月球的其它资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3、当个文学家,去搜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诗词歌赋。

晨会上,让大伙儿尽情分享的猜想、你的探索、你的收获。

板书:尘土是否能杀菌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十分奇异)年龄是否比地球大?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以前、奥妙、以前、奥妙、努力、神秘、探索”等词语。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资料,初步了解月球的奥妙,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了解课文在介绍月球时所用的方法。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潜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源交流、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这天,让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与地球关系相当密切的星球月球。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图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能够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能够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资料。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取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取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明白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激发想象,鼓励探索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五、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六、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22、月球之谜?遐想试验研究(继续探索,解开奥秘)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三):课前交流:师:同学真是聪明,全猜对了!看来我们班同学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也必须会令老师刮目相看的。

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上课!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一篇十分搞笑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完美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透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