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句子的修辞形式共有六种:
比喻拟人夸反问设问排比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

比喻句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还有一个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词,叫比喻词。


例如:翠鸟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本体:翠鸟
喻体:箭
喻词:像……一样
(1)像这个例句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用上“像”这个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叫“明喻”,这类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一样、仿佛……一般“等。

(2)暗喻:句中不用比喻词,而用上“是”、“成了”、“构成”等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暗喻”。

例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本体:井冈山
连接词:是
喻体:摇篮
(3)借喻:只出现喻体。

如:1、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这题的喻体是火海,而本体是燃烧的草。

辨识是不是比喻句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有出现“像”、“好像”这类的词语,不等于都是比喻句。

例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本体和喻体,因而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

像“他长得真像他的爸爸。

”句中的“他”与“他爸爸”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东西,不能作为本体的喻体,因此也不是比喻句。

一、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老师是,我们是。

3、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

4、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像。

5、老师像一样关怀我们成长。

6、长城蜿蜒盘旋,好像。

7、鲜红的太阳像,慢慢地从升起。

8、沉甸甸的稻穗像,真惹人喜爱。

9、的山山水水构成了。

10、我们的生活像。

二、把下面的句子写成比喻句。

1、经霜的柿子红红的。

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似得柿子。

2、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

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深的像蔚蓝的大海一样。

3、敌人很狡猾,很凶残。

敌人狡猾的像狐狸似的,让人捉摸不透。

4、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地。

战士们像饥饿的恶狼(下山的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战地。

5、家乡的山山水水很美。

家乡的山山水水美得像一幅动态的画。

6、长江大桥横跨在江面。

长江大桥像一道钢铁长虹横跨在江面上。

7、锦江河从恩城中间流过。

锦江河像一条巨龙一样从恩城中间流过。

8、大榕树很茂盛。

二、夸
夸——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夸大或缩小事实,叫夸。

例:他种的甜瓜,几十里外
.....。

....就闻到瓜香了
在巴掌大
...的监狱里,同学们照样锻炼身体。

例为了突出“瓜香”,采用了夸大的写法,“几十里外闻到瓜香”形象地突出了“瓜香”。

例采用有意缩小的手法,用“巴掌大”强调了监狱中活动空间的“小”。

总之,详尽运用夸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特征,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练习:根据意思写夸句:
1、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2、实行改革开放后,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教室里很静。

4、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5、中朝两国得情谊很深。

6、我端起搪瓷碗,觉得碗很重。

7、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我心里很难受。

8、夜里很黑,但我军仍摸黑前进。

9、这盏灯照得广场很亮。

10、这棵树很高。

三、拟人
拟人句——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叫拟人句。

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抒发感情。

例:大粒的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
“沙石”原没有生命,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它居然也会“生气似”地敲打着窗玻璃,这样不但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了。

练习: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拟人句。

1、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小树在微风中摇晃。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着在空中。

4、太阳从升起、。

5、河水淙淙地向东流去。

6、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7、海水飞快地向东流去。

四、设问(自问自答)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句子就叫设问句。

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这种无疑自问,设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反问(明知而问)
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它既不要求对方回答,自己也不作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句话已确定的意思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为了强调这个意思,作者用反问这个修辞手法来表现,加强了语气,使人深信不疑.
六、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容相近或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以增强调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例如: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连用四个“哪里”,强调了勘测工作的复杂与艰巨,突出了詹天佑为祖国争气修好第一条铁路的决心和付出的艰辛劳动。

上面讲的是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

在课文中,我们还常见一个句子里有几种修辞手法同时出现。

例如:在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把林比作海)
拟人(把白桦说成“银裙”)
反问(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三种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了大兴安岭林海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综合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4、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5、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
6、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冲向敌人,占领了五九七.九高地。

()
7、这庄严的宣告,传到长城,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
8、天空中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
9、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0、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
1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12、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1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
1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感到亲切、舒服呢?()
15、心爱的哨所啊,你是无比坚固,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

()
1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17、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18、附近没有树林子也没有河,只有一些不深的长满了灌木的地沟,像绿色的长蛇一样分割平坦的草原。

()
19、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怎么能担当实现四化的重任呢?()
20、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
21、鲁迅的书是进步青年的精神食粮。

()
22、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
23、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2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

()
25、小黑石整天被温暖的太阳晒着,觉得非常舒服。

()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

(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4、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句)
5、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6、蝉儿很爱鸣叫。

(改为拟人句)
7、降落伞在天空飘荡。

(改为比喻句)
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句)
9、他十分愤怒。

(改为夸句)
10、高梁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11、这个孩子很顽皮。

(改为比喻句)
三、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来。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2、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3、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