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特别提示: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里)1.引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有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②劳动人民的日益贫困,限制了购买力③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④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中心措施和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分别是A.货币措施,劳资矛盾B.工业措施,供需矛盾C.农业措施,供需矛盾D.福利措施,劳资矛盾3.当时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时候在美国政坛引起了一场激烈地争论,很多资产阶级当权派反对新政,你认为他们反对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国家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B.整顿金融体系,结果引起了美元贬值C.新政采取了诸多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措施D.新政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4.右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 DO OUR 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
”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B.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C.政府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D.“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政策5.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A. ①③B.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6.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C.国会纵火案D.希特勒当选为国家总理7.下列国家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②意大利③日本④西班牙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④②③①D. ②③①④8.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议B.有利于中共领导的长征的最后胜利C.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号召中共要继续反蒋,配合了中国的抗日9.下列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A.中国B.朝鲜C.埃塞俄比亚D.西班牙10.西班牙内战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因为它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和斗争。
下列有关国际势力对其态度表述正确的有①德意法西斯实行武装干涉②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③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④“国际纵队”直接参与正义方作战A. ①②③B. 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形成的标志是A.“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B.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2.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明显,下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描述正确的是①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②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并自食其果③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④法西斯同盟和世界法西斯同盟相继形成A. ①②③B. 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绥靖政策是盛行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重要政策,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其实质的是A.英法在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中国、西班牙等国家中表现出的纵容或不干涉政策B.美国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出的“中立”政策C.慕尼黑阴谋和后来出现的“静坐”战争D.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14.奥地利是德国在欧洲占领的第一个主权国家,占领这块领土最重要的战略意图是A.使德、意法西斯侵略势力连成一体B.有效地遏制了苏台德区的反法西斯势力C.为德国法西斯势力突袭苏联准备了条件D.打击英法的绥靖政策15.教材中出现的《德法边境的静坐战A.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B.法国投降,建立了傀儡政权C.英国被廹进行不列颠之战D.德军突袭并占领了波兰16.在二战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或战争不计其数,其中在战略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有①莫斯科保卫战②中途岛海战③阿拉曼战役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
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8.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和冲突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帝国主义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下列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会议有①1919年巴黎和会②1922年华盛顿会议③1943年德黑兰会议④1945年雅尔塔会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9.(原创)在二战中召开了四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其中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是A.Cairo ConferenceB.Teheran ConferenceC.Yalta ConferenceD.Potstam Conference20.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破坏性最大、灾难性最严重的一次战争。
下列关于其影响表述正确的包括①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②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③使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空前强大④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选择题答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6分,22题24分,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二战残留给人们惨痛的记忆组图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也讲到:“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
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和所学知识,请指出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6分)(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最终结果怎样?(8分)(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中,胡锦涛总书记谈到要牢记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8分)(4)200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有人建议我国政府设“国耻日”。
你认为“国耻日”应定在哪一天?说明你的理由。
(4分)22.大国的崛起实际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试述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
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8分)(2)为改变旧的国际格局,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8分)(3)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哪些相同结果?(4分)(4)各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共性规律?(4分)选修3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此题的表述都对,在教材内容的第一段能找到答案。
2.B 经济危机的表现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过剩了,新政的工业措施就是在抑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其它措施来刺激消费,因此解决的核心就是供需矛盾。
3.C 因为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的措施,有些资本家认为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于是坚决反对。
4.D 蓝鹰标志是指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资、工时以及公平竞争的规定,因此被崇尚自由竞争的胡佛斥为“法西斯”。
5.C 通过法西斯政党上台的应该符合德国。
6.D 莱茵非军事区本来应该是和平区,结果德军开进来了,这点本身就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而且此内容在教材也有明确依据。
7.B 意大利是1922年,德国是1933年,日本是1936年,西班牙是1939年。
8.C 这次大会要求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这一号召下,中共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这也是中国抗日能够胜利的根本原因。
9.A 中国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反法西斯了,因此是最早的。
10.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形成的,因此不可能得到它的援助。
11.C 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内容在教材上都能直接找到。
12.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40年代形成的,而不是在30年代形成的。
13.D 因为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法西斯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本身就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因此苏联推行的政策不能体现其实质。
14.A 从教材48页的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占领这快领土的战略意图。
15.B 法国是当事国,而且对一个国家来说,亡国是灾难性的。
16.C 莫斯科保卫战只是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具有转折意义,剩下的三个分别是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
17.D 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8.B 德黑兰会议是商讨大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事,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不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而其它会议是以牺牲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9.C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四大国际会议为蓝本而形成的,包括成立联合国这些影响巨大的内容都是这一会议中作了规定。
20.D 二战并没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它崩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非选择题21.(1)特点: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独裁统治;践踏国际公约,进行武装侵略;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残酷屠杀无辜平民。
(答三点即给6分)(2)重大举措: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组织诺曼底登陆等战役,协同作战;召开国际会议,一致行动。
(4分)最终结果: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并打破了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终取得了胜利。
(4分)(3)经验教训:①和平来之不易,面对法西斯侵略应及早形成一个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也许战争还可以避免;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任何霸权主义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④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取得共同发展。
(8分,只要言之成理即给分)(4)9月18日。
理由: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开端。
7月7日。
理由: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12月13日。
理由:日本法西斯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任答一种并给出理由都给4分)22.(1)表现: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日本取得东亚霸权,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最终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