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战后二战前

一战后二战前


影响:华盛顿会议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 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支配的局面。
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P14)
(1)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1919—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协 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与奥、匈、土、 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1921—1922年,美英法日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签署了《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 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 。
你认为罗斯福新政能彻 底消除经济危机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新政是在资 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 调整,只要资本主义 制度存在就会爆发经 济危机。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和影响各是什么?
(1)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时间 结果 性质
二月 革命
十月 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1917年 推翻了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 革命 …… 1、体系的形成 3月 建立了 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经济大危机 无产阶级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 …… 1917年 推翻了 3、罗斯福新政 建立了人民委员会。 社会主义 …... 11月 建立了 4、德日法西斯专政 革命
• • •
• • • • • •
(2)“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 做。”他们的办法之一是建立了什么专政?最后他们都走上了什么道路?(2分)
(3)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内在联系? (2分)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 新体系(1分)。 (2)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分)。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分)。 (3)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分)。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 因。或者经济危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意思相近即可给分,1分)。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 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 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列宁的思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较好? 2.“后来苏联的模式”指什么?你怎样评价?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要工农业并重,维护农民利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个…… 由此诞生。
1917年11月7日,苏俄诞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 十月革命 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推动了…鼓舞了… 主义。 ——毛泽东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
(1)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内容,作用) (2)1922年,成立苏联。
1547年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今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等国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 看工业企业进程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 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 一旦。……但是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 1、这段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
(1)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农业国 变成工业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 (3)1936年通过新宪法,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制 度建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 革运动。 6.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知道杜鲁门主义,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 面的形成,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7.科学技术和文化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时间: 1929--1933年 2.爆发国: 美国 3.特点:
(1)涉及范围特别广; (2)持续时间比较长; (3)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经济危机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经济萧条,失业猛增。 (2)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
2、为解决这一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其目的、实质各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
1.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特点:
4.影响: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人民……;…制度……; 国家……,…政府……。对世界……。
1、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 议目的、时间、操纵国、内容、实质、 影响、两次会议的共同影响。
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是哪次会议?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评价。 3、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说出该条
约的内容、影响。

• • •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 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 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 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 么?(2分)
①一战带来苦难,并引发革命; 背景: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③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时间: 1917年11月 地点: 彼得格勒 领导人: 列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经过: 结果: 推翻了…建立了…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影响: …第一次…,…第一个…,打击了…
推动了…,鼓舞了…。
对比:俄国的两次革命
会议 目的
巴黎和会 1919--1920年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英,美,日 东亚,太平洋地区
时间
操纵国 英,法,美(人物) 影响 性质 影响 欧洲,西亚,北非
内容 《凡尔赛和约》等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
内容:《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 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 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 20世纪30年代,为摆脱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道路?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指导来消除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 政,积极对外扩张、侵略来摆脱经济危机。
(2)各带来了什么影响?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
(一、二单元复习)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 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 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 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 识其实质。 (2)认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 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知道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认识德意日的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美国、德国 (2) 为挽救危机,美国和德国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 (3) 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 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不能,因为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形成了欧、亚两个战 争策源地,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最终引发了 二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它 对世界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1)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 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 纷纷寻找出路。 (2)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 效。 …… p23最后一段 (3)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 成,威胁世界和平,最终引发了二战。
华盛顿会议
签《Leabharlann 》等确立帝国主义 在( 、 ) 的统治秩序
凡 尔 赛 / 华 盛 顿 体 系
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1、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是指?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产生的根源、首先开 始国家、特点 (罗斯福、希特勒上台的共同背景)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中心措施、特点、影响 罗斯福新政能否彻底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4、与罗斯福有关的大事 5、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影响。
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P14)
(1)为了……,……召开了……,…签订了……, 形成了……,确立了……。 (2)为了……,……召开了……,签署了……。 ……是……的继续,确立了……。 (3)通过……,……建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