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二战前的世界
主要作用 恢复了银行信用和金 融秩序的正常,为工 农业恢复提供保证。 提高农产品价格,复 苏农业。
金融(突破口) 《紧急银行法》
农业
《农业调整法》
工业(核心) 《全国工业复兴法》
恢复工业生产;减少 盲目生产; 缓和劳资矛盾。 解决就业,扩大生产 和刺激消费;
社会福利和 就业
《联邦紧急救济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 《公平劳动标准法》 《社会保险法》
经济
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两种社会
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 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文化
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动影响了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反 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逐渐兴起。20世纪以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现代主义美术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现 代主义音乐兴起,日益通俗化大众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电影技术的发展与
【答案】 A
变式训练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该政策。二战后,凯恩 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 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 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相应得到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中共内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有分歧 【答案】 D
变式训练
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
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
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A.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
【考情预测】
年份 地区
题号· 分 值
考点
切入角度
备 注
2013 新课标全国 31· 4 Ⅰ
1929~1933年资本主
胡佛干预经济的措
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施 罗斯福新政
新课标全国 35· 4 Ⅰ 新课标全国 35· 4 Ⅱ
中国改革与新经济政 俄罗斯学者关于中 策 斯大林模式 国改革的观点 斯大林的思想
时间
1928-1991
4.(2013· 广东佛山第一次质检)当苏联政府将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 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 人的反映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
D.①②③④
二、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类别 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性质
领导 对象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 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方式
道路 措施
武装斗争
【网络建构】
34
年到1945年 2.对1929~19331917 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考查 ,命题角度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 政策的调整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影响等,掌握经济危机的表 现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结果、作用,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 1933)
新政改变了过去的自由放任主义. 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五、评价
1、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进步性(作用):
⑴经济: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推动了经济发展; ⑵政治: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避免了走法西斯道路; (3)生活 :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 (4)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为二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改革提供了借鉴。
革命史观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
例题: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 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 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发展 A.①③ 【答案】 B.①②④ D C.②③④
电视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新气息,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
【网络建构】
21
1917年到1945年
1.掌握:从十月革命的爆发背景、过程、影响, 关注 中俄两国革命的不同特点、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历史 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命题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革命前夜的“火星” 1、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①垄断资本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 特点: ②对西欧资本也有极大的依赖性。 2.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新型政党的建立(布尔什维克党) 时间: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性质和意义: ①它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4、一战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并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薄弱的环节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 B
【例题】 1921年12月,列宁提出“以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 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要求国有工业“适应市场条件和市场竞争 的方法”。这说明列宁( )。
A.反对建立管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B.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制度 C.认识到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答案】 C
缓和阶级矛盾,促进 社会稳定。
四、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材料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 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 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 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答:结合材料理解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的什么政策? 其特点是什么?
从城市到农村 进行土地改革,发动农民
武装斗争
从农村到城市 进行土地改革,发动农民
结果
意义
取得胜利
取得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 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 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 解放运动连为一体,人类开始进入探索 期,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
2.(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 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 B
3.(2013· 江苏单科,18)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 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坚持国共合作,赢得人民信任 D.动员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
)。
【答案】 A
【网络建构】
31
1917年到1945年
3. 苏联重点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 对其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对其评价、苏俄农业政策的调 整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2013· 江苏盐城高三摸底)“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
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
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 )。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
局法案》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
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
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局面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 )。
【答案】 B
例题:20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报刊上出现了大量的“计划”一词。 一时间,“计划”一词在西方成为时髦的名词,充斥着美国等西方国 家的报刊。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重新兴起 )。
B.罗斯福新政开始推行计划经济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被完全抛弃
D.经济大危机使西方日益关注苏联模式 【答案】 D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斯大林模式 农业集体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特 别是军事工业 排斥市场调节,国 家统一调拨、计划 供应 工资制(平 均主义)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体制
农 业
工 业 内 商 业 分 配
工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容 特点
实物配给制,劳动 义务制
按劳分配,工资 制
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 消灭私有制和商品交 主义,利用商品和货 换,带有“共产主义” 币关系发展生产。 色彩。 1918-1921 1921-1928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 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快 速 二 月 革 命 二月革命倒沙皇 记 忆 十 《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方向 月 革 命 七 月 事 件 七月流血抛幻想 的 过 十月革命现曙光 程 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