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低级心理机能:指感知、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动作思维等。
2、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3、机能不对称原则:对于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为有效,因而导致一只手、一只眼、一条腿笔另一只手、另一只眼、另一条腿占优势的结果。
4、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停滞: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由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
1、依恋:幼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2、同化:指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
3、退化: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必多又回到先前的阶段。
4、本我:原始的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5、行为模式:神经运动系统对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
1、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幼儿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2、顺化: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3、自我中心:幼儿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到问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4、发展: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快乐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斯金纳)4、霍妮认为当幼儿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基本焦虑)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成熟)6、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7、霍妮认为,造成女性心理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化)8、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那一流派?(行为主义)9、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哪一类?(操作行为)10、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称为什么?(适应)1、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主动过程)2、埃里克森认为3-6岁幼儿开始以什么来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同一性)3、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4、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越少)5、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内隐行为)6、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改变强化)7、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鲍尔毕)8、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对反应的概率都能:(增强)9、托马斯认为,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幼儿人数较少,大约占:(10%)10、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交往)1.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起点)2.班杜拉认为,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的效果称为:(替代强化)3.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程序教学法)4.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焦虑其根源是由于什么得不到发泄?(里必多)5.霍妮认为,形成幼儿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人际关系困扰)6.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发展周期)7.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8.皮亚杰认为,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表现?(自我中心)9.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10.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发展包含几个阶段?(8个)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快乐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斯金纳)4、霍妮认为当幼儿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基本焦虑)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成熟)6、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8个)7、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保持距离)8、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运算)9、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什么情绪反应?非习得的)10、格塞尔认为幼儿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周期性)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B非习得行为C习得行为)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A同化B顺化)3、弗洛伊德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是什么?(A《释梦》E 《精神分析引论》)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哪两个大纲之间的转变?( B自己的大纲D 教师的大纲)5、安思沃斯认为,安全依恋幼儿的母亲除了反应敏感性得分高外,还有哪两项得分也高?( B 积极的情绪表达D社会性刺激)1、下列人物中,哪两位属于同一学派( A班杜拉D 华生)2、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本原来自哪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C主体D客体)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除本我外,还有哪两部分?(C自我E超我)4、下列哪两个概念属于同一流派?(A观察学习B强化)5、安思沃斯认为,回避性依恋幼儿的母亲,往往具有哪两个特点?( A拒绝的C不敏感的)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呈阶段连续地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
(错)改错: 连续改为突然2、霍妮认为,形成幼儿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人际关系缺乏。
(错)改错: 人际关系缺乏改为人际关系困扰3、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幼儿新行为的塑造,同样还适用于抑制不良行为。
(错)改错: 抑制改为消退4、维果斯基认为3岁前幼儿的学习是按照家长的大纲来进行的。
(错)改错: 家长改为自己5、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不理睬他人。
(错)改错: 不理睬他人改为逃避他人1、格塞尔关于成熟是推动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断来自视崖实验。
(错)改错: 视崖实验改为双生子爬楼梯实验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错)改错: 主体与客体改为同化和顺化3、弗洛伊德在其代表性著作《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的。
(错)改错: 《精神分析引论》改为《自我与本能》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自己的大纲和社会的大纲之间的转变?(错)改错: 社会改为教师5、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遗传而来的情绪反应?(错)改错: 遗传改为非习得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斯金钠的程序教学有哪些原则?第一,小步子原则;(2分)第二,主动参与原则;(1分)第三,及时反馈原则。
(2分)2、自我同一性混乱有哪些危害?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使幼儿的心理发展不能不很好整合,内、外不能得到平衡感,(3分)因而适应不了社会生活,严重的会走上反社会道路。
(2分)3、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哪三类?(1)习惯的思维,运用习惯了的语言进行的思维。
(1分)(2 ) 无声的思维,运用内隐的语言进行思维。
(2分)(3)计划性思维,面对新问题、新情景边用语言边尝试。
(2分)4、为了控制幼儿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地考虑哪四种条件的变化?应考虑:第一基线:实验操作前的水平;(1分)第一实验期,给予一定的刺激;(1分)第二基线,取消刺激,检查作用;(1分);第二实验期,重复第一实验期的刺激(1分);通过以上步骤,找出幼儿行为变化的规律。
(1分)1、皮亚杰认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什么?皮亚杰认为,语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想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语言和思维在发生上是异源的,思维起源于动作,语言产生于经验,思维不能归结为语言,也不能用语言去解释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
2、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2)概括机能增强;(3)机能间的组合性增强;(4)心理活动个别化。
3、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在特定情境中是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各自的目的不克能同时达到。
一个系统的激活可能唤起另一行为系统,也可能抑制另一系统。
两个系统同时被激活时,较强的系统行为得以外显,较弱的系统行为可能表现为片断或停止。
两个对立行为系统处于同一激活水平时,行为可能选择可能联合。
4、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有哪些原则?原则包括:小步子递进原则、自我参与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简单解释)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第一至第三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第一阶段: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体验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和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罪疚感。
体验目的的实现。
5、维果茨基为什么把学前的教学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维果茨基认为在幼儿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是3岁前的幼儿,他们是按自己的大纲记性学习的。
第二是学龄幼儿跟教师学习。
学前幼儿的教学则处在自发型和反应型之间,可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
根据华生的观点,人的习惯是什么?答: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3分)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2分)。
2、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哪些性质?答:阶段的特征包括: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阶段的整合性、阶段的双重性、阶段的滞差(3分)。
简单解释(2分)。
3、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答: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3分)简单解释(2分)。
4、维果茨基为什么说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幼儿“转变大纲”?答:3岁以前幼儿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幼儿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
(2分)学前幼儿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反应型教学。
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帮助幼儿从“按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
(3分)5、格塞尔认为幼儿有哪些发展原则?答:幼儿行为发展的原则是: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成熟的原则和自我调节的原则。
(5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所学理论,说说你如何理解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是: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幼儿主动活动。
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
那就是学习要充分考虑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实际水平。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准备和完成的不同水平,这对理解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