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平衡调节与体温调节

水平衡调节与体温调节

水平衡及其调节(一)机体的水平衡机体水平衡是指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相适应。

机体代谢过程中需要水,机体通常对水的摄取入量与排出量相适应,保持机体内水的平衡。

机体水的来源及去路如下图(成人每日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单位mL):1、水的摄取入量与排出量要保持基本相等。

2、右图所示水的来源有哪些?3、机体排水的途径有哪些?(二)水平衡的调节途径思考题:1、机体水平衡的调节途径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1)水平衡调节过程中的神经调节途径:①根据上图写出产生渴觉的反射弧,并指出该反射弧有何作用?。

②请写出图中还存在的发射弧,并指出该反射弧有何作用?。

(2)水平衡调节过程中的激素调节途径:①抗利尿激素有何作用?。

②抗利尿激素在哪里分泌的?。

抗利尿激素在哪里释放的。

③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条件是什么?。

④写出水平衡调节过程中的激素调节途径是:限时训练:L1、下图为抗利尿激素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吃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A ,使B 受到刺激。

(2)渴觉的产生是由于B把兴奋传至产生的。

(3)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C 释放的D 增加,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减少尿的排出。

(4)当人出汗丢失太多钠盐时,E 下降,机体就会减少释放D 。

反馈练习1、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2、若一个人剧烈运动,但是却不感到口渴,这时()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4、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减少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6、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D、肾上腺和下丘脑7、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品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8、人体内水、盐平衡的共同点是A、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B、食物是体内水、盐来源的唯一途径C、通过呼吸系统可排出部分水和盐D、通过粪便排出的水和盐都是食物中未被吸收的部分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4、如图表示甲、乙、丙3种海螃蟹在其他生活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天然海水的浓度是O.5 mol·L-1)。

(1)渗透压调节能力量差的是蟹。

(2)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的是__ _ 蟹。

(3)在盐浓度比天然海水还低的海水中,才能发挥调节能力的是蟹。

体温调节一、概述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的体温会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吗?2、体温为什么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3、人体调节体温有哪些调节方式?二、体温调节过程(一)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过程思考题:1、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体温调节过程的神经调节方面,包含的反射弧有多少条?请写出来。

2、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体温调节过程的体液调节途径有哪些?3、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体温调节过程的体液调节方面,具协同作用的两激素是什么?4、列举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影响产热和散热的生理过程:5、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

6、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体温调节结果是什么?(二)机体进入炎热环境时的体温调节过程思考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

2、人体在炎热环境时时,汗腺分泌活动加强。

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

(三)体温调节过程的反射弧归纳:(四)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才能正常调节(五)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有什么意义?⎩⎨⎧酶活性降低,调节无效过高酶活性降低,产热不足过低反馈练习1、关于寒冷时体温稳定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固而代谢加快B、寒冷时经过皮肤所散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C、经皮肤所散的热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全部散失B、安静状态下大脑容易进人高效率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4、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D、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5、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体温的形成源于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②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里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⑤6、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②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③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④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皮肤的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⑤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⑥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7、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 B、延髓 C、大脑 D、小脑8、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不会出现的反应是A、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B、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活动加强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上升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体温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调节体温C、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D、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10、下列与人体体温的形成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是A、人体体温的形成主要源于体内的物质合成代谢中所储存的能量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能通过有关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加强产热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D、温度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两种感受器,调节体温中枢在下丘脑11、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左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变化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的分泌量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1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13、(高考试题:2005全国理综Ⅱ)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14、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15、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

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A、脊髓中存在着感受温度变化的结构B、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出C、脊髓中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入16、17、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18、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

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一条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适当撤减衣被19、下图表示某健康男性在45℃室内安静状态下的体内温度、皮肤温度和出汗率的变化。

第25分钟时,此人饮入冰水。

(1)在0~25min内,此人皮肤温度低于体内温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饮用大量冰水导致皮肤温度升高的变化是如何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在45℃的室温环境中,人体皮肤内的________________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__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____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_,汗液分泌__________,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体温保持恒定。

(4)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人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障碍,使人体表现为_________。

答案:水平衡调节(一)机体的水平衡2、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含有的水和细胞代谢产生的水。

3、机体排水的途径有排尿、经肺呼出水分、通过出汗排除水分,通过粪便排出少部分水。

(二)水平衡的调节途径1、(1)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该反射弧的作用是当机体缺水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喝水。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垂体该反射弧的作用是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2)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减少尿量。

②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垂体释放的。

相关主题